2017年6月21-22日,坐標上海,聚焦核工業系列研討會再次迎來了第3期:核電閥門專場,大家圍繞核電的閥門出口,國產化,工程應用的常見問題等方面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這次閥門主題,都有哪些大咖來分享呢
王蔚秘書長和728院的周全主任為大家介紹了核設備委員會的最新進展,歡迎大家加入這么一個大家庭,為中國核工業的設備,凝聚力量。
面對火電閥門企業開始進入核電細分市場,感謝上海核電辦產業處處長顧銀祥分享他的觀點:核電閥門企業可以通過 “關注質量”,“跟蹤前沿”,“重視在線監測的技術”等幾個方面提升服務能力,渡過低潮期。
亞達管道董事長助理王章濤獻上“零庫存”分享,亞達從眾多客戶服務中總結出了管理上的痛點,項目各階段的環節接口是最容易出錯,也是最浪費時間成本的,如果能實現一站式全流程控制的話...嘿嘿
現在正在演講的的是艾默生旗下的FISHER閥門品牌,主要針對核級閥門的設計與鑒定帶來干貨分享。承壓邊界的設計是重中之中,核級閥門承壓的能力直接決定了電站是否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工作人員首次從設計方面詳細了解了一臺核級閥門的設計和制造要點。
來自CNPE的趙悅科長針對華龍一號與傳統堆型閥門的設計差異化和鑒定進行了說明,例如抗震和事故后的標準要求差異。穩壓器、嚴重事故泄壓閥,都是付出很大代價進行了鑒定試驗。其中也有國產品牌。鑒定不易,且行且珍惜。
首堆也是不易,為了一帶一路,大家也是拼了!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的核電經理史文超先生帶來核電設備走出去的思考與分享,這也許是未來我們必須要上的一門課~
接下來分享的是上海良工研發部高工藍麗輝,一家很有底蘊的閥門廠,90年代的時候,這種閥門的制造良品率只有30%,國產化來之不易。
論核一級閥門是如何煉成的,設計上的啟閉力、尺寸、管路通徑、閥瓣形狀各難點環環相扣,各項鑒定試驗也不勝枚舉。“從做民品到進入核電領域,最強烈的感受是質保體系的顯著變化”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張彥國科長進入分享時間,這是一個閥門資深用戶的分享。
“對安裝調試人員而言,如果發現一個閥門有問題,現場所有的同類型閥門都需要進行檢查,耗費的人力物力相當巨大”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體會吧。
最后一個環節是核品匯圓桌,問題全部從行業各界閥門從業者中收集而來。專家們的狀態都很放松,反倒是咱們聽眾需要更專注的跟上節奏,哈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