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清晨,一臺被稱為“生命守護神”的檢測設備在滑坡現場悄悄搭建完畢。據了解,該設備價值300萬左右,且目前國內安監系統就只有這一臺。
雷達探測儀
它坐在一條滑軌上,伸出兩個長長的探頭,牢牢盯住整個滑坡體“有了它,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保障就有了大幅度提高。”省安監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主任侯建明說。
本領多大?
管得寬、看得細、適應力強、反應快
這臺儀器的專業名稱為s-sar邊坡合成孔徑雷達。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作組專家、高級工程師于正興介紹,這臺儀器是通過雷達波干涉,遠距離測量山體表面的細小位移和變形。
它的本領有多大?首先是管得寬,最遠監測距離可達5公里,理想狀態下的極限監測范圍可達5公里乘以2.5公里,可全部覆蓋本次滑坡體。
其次是看得細,監測精度達到0.1毫米,相當于兩根頭發絲的直徑,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同類檢測設備,與國際最先進設備也有一拼。形象地說,方圓十多公里內,豌豆大小的石子輕輕動一下,它都能看到。
其三是適應力強,無論天晴下雨,都可以實現對整個滑坡現場全天候、大范圍的實時監測,不會影響它的工作效果。
其四是反應快,如果山體發生輕微位移或者再次坍塌的前兆,它可迅速監測出并在幾秒鐘內發出警示,提醒在場救援人員盡快撤離。
來得多快?
乘專機、坐專車、派專人,全程護送
“設備價值300萬左右,目前國內安監系統就只有這一臺。”于正興說,這臺儀器2014年研制出來,已是第五次參加類似的大型搶險救災。
“為了將儀器盡快運到災害現場,出動了專機專車和專人。”侯建明介紹,滑坡發生后,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成立了9人專家組,并協調了民航飛機,搭乘專機將儀器從北京運到四川。之后,省安監局協調專門車輛,第一時間將設備和專家送到救援現場。
24日晚上,8名省安監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的隊員將設備抬到了滑坡體上,25日清晨7時安裝調試完畢,正式開始了對整個山體的實時監測。“儀器進行監測工作時無需人工跑點,節約了大量現場的人力物力。”侯建明說。
編輯點評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相關的檢測儀器也相繼被研發出來,對環境、食品、工業、醫療等各個領域進行檢測或監測,有效避免了各種潛在因素對人們造成的傷害。這一邊坡雷達探測儀成功安裝,將對山體狀況進行實時監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突發性山體滑坡對人們造成的威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