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期,北京市率先在通州區進行試點的共享單車“電子圍欄”,一種共享單車新的管理方式。
圖片源自網絡
北京市通州區“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上線,通州共施劃296個“電子圍欄”,大多集中在小區、學校、公交站、地鐵站以及重要商圈周邊。單車企業投放車輛安裝的衛星定位設備滿足技術要求即可接入“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ofo小黃車目前已率先完成備案和數據接口調試工作實現信息接入。
“對于共享單車的治理模式,不同城市地區采取了多種管控手段,如固定停車架、攝像頭、地感線圈等,這些方法大都存在施工難度大、地面設施多、移動調整難等問題,較難推廣。國家衛星導航定位與授時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依托自身技術優勢,創造了‘電子圍欄’的治理模式,通過高精度衛星定位測量技術監督共享單車是否停放在了指定區域范圍內。”國家衛星導航定位與授時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任黃艷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在北京市的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建設中,充分發揮了計量的作用以及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優勢,成為北京市運用計量手段服務社會的又一典型案例。
據介紹,“電子圍欄”的位置信息通過衛星測繪上傳系統,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同時采用北斗與GPS雙模定位模式后,平臺可實時對共享單車的智能鎖GNSS定位數據與“電子圍欄”臨界點閾值進行匹配,判斷其是否停入停放區域或禁停區域。平臺上線運行后,能夠掌控各投放企業的共享自行車投放總量、鎖停位置、潮汐熱點區域、故障和僵尸車分布等信息。平臺通過標準數據接口與各投放企業進行數據共享,“電子圍欄”信息可同步至企業APP端,引導用戶有序停放。
據悉,2017年,北京市交委聯合北京市經信委、市政市容委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監管。中心按照北京市各區縣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為衛星定位、藍牙定位、NFC定位、視頻監控、磁性線圈等不同解決方案和頂層設計進行計量檢測和驗證評估。
“在這個過程中,計量數據成為方案遴選中話語權最重的‘技術法官’。”黃艷說,通過模擬測量和實景測試,該中心為通州共享單車示范區確定了“衛星定位”的解決方案,并使通州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無樁管理”示范區。該方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及ofo、mobike、bluegogo、酷騎等共享單車公司的一致認可和肯定。
據了解,該中心對ofo等公司智能定位鎖的北斗定位芯片、終端和位置算法提供了計量測試和驗證評估,編制了關鍵參數測量規范,研制了檢測專用設備,研發了模擬通州實景的標準場景,并有針對性地對定位解決方案和算法等提出了改進方案和措施。試點一周后,經過技術升級,目前通州區ofo小黃車的電子圍欄“入欄率”已提高到90%以上。此外,該技術還將在其他地區進一步推廣,北京市大興區、石景山區正在地面上進行“電子圍欄”規劃。
據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公共平臺相關負責人透露,在通州區利用北斗導航技術實現共享自行車精細化管理的“電子圍欄”模式試點很成功,未來還會在一些人員流動性較多的地點,如小區、地鐵站等周邊施劃“電子圍欄”。確保這些區域內共享單車停入圍欄,從而減少無序停放對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正常秩序的影響。
“不光是在解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諸如網約車計費等群眾關心的問題上,國家衛星導航定位與授時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也曾受質檢總局委托,起草了4份技術規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通過精準定位、準確計算的方式,明確了車輛運行的里程數,為網約車市場的發展秩序打下了基礎。”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院長姚和軍說,該院將繼續發揮計量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為首都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原標題:北京市借計量優勢服務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