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準確度化學計量溯源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項目針對有機純物質,建立了有機純物質定值技術體系和不確定評定模型,覆蓋了小分子、大分子、C肽等不同分子量有機物的純度測量。
研制有機純物質國家一級標準物質20種;針對高純金屬,創建了高純金屬全雜質元素扣除的純度測量方法和不確定度評定模式,研制高純金屬純度國家一級標準物質2種;針對高純氣體,通過超高純氣體標準發生系統的研制及高準確度分析方法的建立,研制了氮氣、氬氣和氦氣6種高純和超高純氣體國家一級標準物質;針對同位素測量,通過建立高準確度HR-ICP-MS測量新技術,28Si摩爾質量的測量不確定度達到1×10-8,取得國際等效;建立了基于全校正機制鉬同位素絕對質譜測量技術,并完成6種天然鉬樣品的同位素組成及原子量測量,不確定度比現有國際標準值降低一個數量級。
項目針對新材料、食品安全、臨床檢驗、生物醫藥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發展對高準確度化學計量溯源技術新需求,攻克了高準確度核磁共振定量技術、質量平衡技術、高純金屬純度定值技術、高純氣體純化制備技術、同位素質量偏移校正技術等共性關鍵技術;
同時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覆蓋高純有機、高純無機、高純氣體以及同位素等高準確度測量的溯源技術體系;研制了一批溯源源頭典型高純度國家基標準物質,為解決我國純物質純度的準確測量提供了溯源支撐;開展了國際合作研究,實現我國在物質純度和同位素豐度高準確度測量方面的國際等效一致與國際互認。
編輯點評
“高準確度化學計量溯源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主導和參加國際比對,開展了國際合作研究,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計量界等相關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