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克大學的電氣工程師開發了一種能實時測量輪胎磨損情況的傳感器,不僅成本低,而且能以99%的精確度跟蹤胎面花紋深度的毫米級變化。目前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IEEE Sensors Journal》雜志上。
雖然目前已經存在能警告輪胎磨損的系統,但近日杜克大學的電氣工程師卻開發出一種能實時測量輪胎磨損的傳感器。杜克大學工程師與Fetch Automotive Design Group合作設計了這種傳感器,這種相對簡單的裝置據稱能以99%的精確度跟蹤胎面花紋深度的毫米級變化。
傳感器粘附在輪胎的內壁上,由碳納米管制成的兩個電極構成。這些電極被印刷在柔性聚酰亞胺薄膜上。隨后研究人員對其中一個電極施加振蕩電壓。產生電場后,其大部分直接從一個電極傳遞到另一個電極。然而,少許能量會泄露,而由這些泄露能量所形成的電場被稱為“邊緣場”(fringing field)。
如果諸如輪胎橡膠這樣的材料占據電極上方的空間,則會干擾“邊緣場”,并且可以通過接地電極的電響應來測量干擾 。雖然該技術在純金屬材料應用時不起作用,但是嵌入在輪胎中的金屬網并不存在任何問題。
而當傳感器采用一種“貼紙”的形式時,電極也可以直接噴墨印刷在輪胎的內壁。研究人員表示,當批量生產時,傳感器的成本將低于1美分。
這項研究由Aaron Franklin教授領導,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IEEE Sensors Journal》雜志上。
編輯點評
這款新型傳感器由兩個電極構成,通過產生電場后,進行電流傳輸,少許泄漏的能量還會形成“邊緣場”,而且可以直接通過噴墨印刷的方式,噴在輪胎的內壁,成本低,測量精確度高,大大提高了人們對輪胎磨損情況的了解,降低了因輪胎使用過久半路出現爆胎等意外狀況的發生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