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為規范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監督管理,加強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督與管理,保障設施正常運行,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佛山市環保局起草了《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監督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時間為2017年6月6日至2017年6月15日(共10天),具體內容如下:
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運行監督管理規定
(公開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監督管理,保障設施正常運行,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中的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分散式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及與系統運行相關的構筑物、機電設備和附屬設施等。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佛山市行政區域內由政府(含村居)負責組織建設運營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監督管理。住宅小區、學校、酒店、度假區等自行委托建設運營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條污水處理工藝可參照《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引》及其他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應符合《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標準》要求(詳見附件)。各區可根據水環境質量實際適當提高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
第五條各區應強化區域統籌,整合分散資金,打破以單個村居、片區為單位的建設模式,鼓勵采取“打捆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以規模效應激發污染治理市場活力,推動區域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系統整體規劃選址、科學系統設計、模塊化建設、一體化運營,確保長期規范穩定運行。原則上,新建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應通過政府采購方式或特許經營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公司投資或承擔整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工作。已建成或在建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存在收集系統不完整、運行處理效果差、運營保障經費不足、責任主任不明確的,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整改。鼓勵各區、鎮通過政府采購方式或特許經營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改造、運營、維護等工作。
第二章 行政單位職責
第六條市環境保護局負責本規定的組織實施,監督指導各區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督和管理,牽頭建立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市水務局負責監督指導本市行政區域內分散式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建設,牽頭建立佛山市市政排水管網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納污管網信息系統,逐步推動形成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與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相結合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污水處理系統(設施)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退出等工作,應明確本行政區域內負責推進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和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條 各區行政主管部門在區政府的領導和授權下,承擔本行政區域內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規劃、建設、運營、監管、退出以及建設運營經費保障和支付等的具體工作;參照本管理規定,細化出臺本行政區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管理規定;組織對運營單位實施考核,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實施環境監測,按合同支付運營費用等;組織政府采購或以特許經營形式委托第三方專業公司開展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管運一體”;制定運營單位市場退出、臨時接管或不可抗力等情況下的應急預案;按照市的要求,在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和市政排水管網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納污管網信息系統內錄入或形成本區相關信息;每季度向市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本轄區內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狀況等。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區的要求做好轄區內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和日常運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收集整理初步設計、方案設計、管網建設、工程驗收、環境管理以及日常監管臺帳等建設管理資料。
村委會、居委會協助鎮(街)做好本轄區內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日常運行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運營單位職責
第九條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維護管理單位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要求做好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保障污水處理設施連續穩定正常運行。運營主體項目不得違法轉包、分包,污泥處置、污染源在線監控、自行監測等需要委托第三方開展的,其委托對象應依法取得相應資格。
第十條運營單位承擔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維護管理的主體責任,主要職責包括:
(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運行維護的有關規范、標準,按規定與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簽訂委托運行管理協議,落實運行管理經費,切實做好運行維護;
(二)落實固定辦公場所、專職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必要的運行維護所需的車輛、機械設備等,各崗位運行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應具備相應上崗資格證,按照行業技術要求進行規范作業;
(三)制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手冊、內部管控機制并報鎮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根據操作規程、技術規范和合同約定進行日常巡視檢查和維護,并做好相關記錄;對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質、水量進行自行監測或委托第三方開展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重大問題及時向區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報告;
(四)自覺接受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和指導,按規定上報年度、季度計劃以及月度運行維護相關的記錄、臺賬和報表等;
(五)負責污水處理設施所在場地環境衛生和綠化養護管理。負責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的安保工作,防止被破壞或被盜;
(六)建立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報鎮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按年度組織應急演練等。
第十一條運營單位污水處理設施概況、管網建設、平面布置圖、操作規程、安全指引等上墻明示。
第十二條運營單位應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所屬設備進行編號、登記,建立檔案系統,保證技術資料完整,做好構筑物和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記錄運行維護情況。定期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巡視,每次檢查巡視必須記錄內容齊全,包括檢查巡視時間、地點、人員、檢查項目、檢查結論、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相關記錄應當至少保存一年。全面檢查巡視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 檢查污水井、管道、拍門、污水收集溝渠和污水提升泵站,清理淤積物,保持管道和溝渠的過流通暢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二)檢查相關井蓋以及各種蓋板的完整性、安全性,井蓋、 蓋板損壞或丟失的,及時做好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措施,并在八小時內恢復;
(三)按合同約定的要求定期監測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水量,水量特別大或進水污水濃度特別低時,應及時檢測污水管網收集系統,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四)定期對格柵進行清渣一次,以保持格柵井的正常功能;
(五)定期對人工濕地內雜草、病蟲害以及植物殘體進行處理,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對人工濕地植物進行收割和補種;
(六)定期檢查快速滲濾池的填料層,防止重物壓或有浸泡現象;
(七)每半年對調節池(集水池)清淤一次,以防止泥沙淤積造成水泵堵塞;
(八)每年對厭氧池清淤一次以防止污泥淤積,厭氧池作業時,應當先打開全部的檢查井井蓋強制通風,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入,防止發生窒息、中毒或爆炸事故;
(九)按照設備使用說明的要求定期檢查維護水泵、鼓風機等機電設備;
(十)及時清理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并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最終處置;
(十一)運營單位可根據工藝實際自行增加或減少檢查巡視內容。
第十三條運營單位可采用遠程在線監控和專人巡查檢查相結合方式開展運行維護管理。污水處理設施采用遠程在線監控系統的,自動監控參數應當包括主要設備啟閉信號、主要處理設施的運行參數、排放水量等指標,同時具備預警、報警功能,在線運行記錄應當至少保存一年。對于處理能力達到500噸/日及以上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應安裝主要污染物在線監控系統并與區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聯網。
第十四條運營單位應當建立運行維護管理報告制度,并在規定時間內鎮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以下情況:
(一)每月報告上月的處理水量、巡查記錄、設備完好率、設備養護記錄等;
(二)每季度報告上季度進、出水水質、水量以及處理達標率等重要指標。每季度至少提供一次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按規范對進出水水質進行檢測的報告;
(三)每年報告上年度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
(四)遇重大故障、嚴重問題(如污水收集管網嚴重漏損需采取工程措施修復、生活污水處理站進出水水質水量出現異常、設施設備嚴重故障需大中修等)或因自然、人為因素可能影響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急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調解決的事項時,應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危害后果;
第十五條 運營單位不得擅自停運、拆除、閑置污水處理設施。如有因維護需要或者其它原因確需停運(或部分停運)、拆除、閑置的,運營單位需做好污水收集處理替代方案并提前60個工作日向區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停運、拆除、閑置。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區行政主管部門應委托有資質的機構每季度對本區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基本控制項目進行全面檢測,對管網建設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對運營單位運行管理情況進行考核。運營期間水質檢測結果不達標或未能切實履行合同義務的,應扣減當季運營費用并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應解除委托運行管理合同。具體由雙方委托運行管理協議約定。
第十七條區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年底向市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本年度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工作總結,同時報送運營單位的考核結果、年度運行記錄表、檢測情況等資料。市行政主管部門隨機組織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抽查,并對檢查發現問題進行通報,區行政主管部門要在限定時間內組織整改。
第十八條鎮級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檔案資料管理制度,確定專人保管,確保資料完整技術檔案資料應包括以下項目:
(一)工程設計、施工、竣工資料和驗收移交記錄、環境管理檔案等;
(二)處理設施的說明書、圖紙、維護手冊;
(三)各種規章制度、技術規范和維護指標、技術文件和有關規定等;
(四)原始記錄、重大故障報告及處理結果;
(五)年度檢修測試記錄;
(六)水質、水量監測數據;
(七)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對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管情況、整改要求等。
第十九條各區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撥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費用,切實保障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第二十條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對各區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的維護管理工作按照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的有關規定進行考核管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運營單位未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對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運營管理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由佛山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自2017年X月X日起施行。
附表1
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水質要求
單位:毫克/升(色度、pH除外)
注:參數設置參照我市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要求。
附表2
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標準
(最高允許值,pH除外)
單位:毫克/升(色度、pH、糞大腸菌群數除外)
注: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B標準,氨氮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