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規劃、三大領域,中國的固廢處理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將實現規模的量化擴充,實現由局部向全面的擴充,其中三大規劃主要包括《“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標和管理模式建議》、《“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三大領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垃圾滲透液市場等領域。
一、市政垃圾市場規劃總覽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7-2022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對三大規劃的統述詳解可知,“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具體細分情況如下:
圖表1:“十三五”全國城鎮市政垃圾無害化處理投資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單一的規劃投資金額難以說明市場的擴增量,我們從理念的環保行業以及股份行業投資變動情況來看,“十三五”環保行業的整體投資額是“十二五”期間的5倍;固廢處理行業投資額是5.63倍。顯而易見,市場規模的量化擴增將會遠超投資額的擴充幅度。
圖表:十五到十三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及固定廢棄物處理投資情況(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生活垃圾領域
1、“十二五”發展情況
根據對生活垃圾處理“十二五”成果的統計可以發展,設市城市和縣城無害化處理率期末分別達到了94.1%和79.04%,完成規劃的90%和70%;無害化處理能力期末設市城市和縣城分別為57.7萬噸/日和18.1萬噸/每日,基本完成規劃的65.3萬噸/日和21.8萬噸/日;焚燒垃圾比例期末的31%比例,基本完成35%的規劃目標;截至2015年完成投資1294億元,距離規劃的2636億元還有1342億元的差額。
2、發展現狀
目前,比較提倡的生活垃圾處理是焚燒處理,但我國焚燒處理比例在40%以下,而發達國家普遍在65%以上。填埋處理是我國目前垃圾處理的最主要手段,處理能力占比在60%以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8878.89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1808.75萬噸,占比為62.55%;焚燒量為6626.49萬噸,占比為35.1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占比僅為2.35%。《規劃》顯示,到2020年規劃處理規模占比結構為填埋43%、焚燒54%、其他3%。
3、“十三五”主要發展規劃目標
圖表3:“十三五”生活垃圾領域規劃目標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餐廚垃圾領域
1、發展情況
自2010年啟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城市試點工作以來,截止到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五批試點城市,從第一批最開始的北京、天津等地區到第五批的十堰、佛山等地區,五批試點已經總計覆蓋100個城市。
2、規劃情況
到“十三五”期末,全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能力要達到3.44萬噸/日,其中處理設施能力要超過0.1萬噸的主要城市有:
圖表4:到2020年全國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超過0.1萬噸/天的省市(單位:萬噸/天)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到“十三五”期末,餐廚設施處理投資規模要達到183.5億元,其中江蘇、浙江、廣東三地的投資規模要大于10億元,分別為13.2億元、18.5億元以及13.7億元。
四、滲透液市場領域
1、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目前垃圾分類尚不完善,生活垃圾含水量一般都在50%以上,因此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重量比),部分地區受地域、降水等的影響,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產量占垃圾填埋量甚至可達到50%以上。
而我國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則主要來自于新鮮垃圾在垃圾儲坑中發酵熟化時瀝出的水分。目前,我國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焚燒量的25%-35%(重量比),部分地區超過35%以上。
假定我國垃圾填埋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填埋量的40%,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焚燒量的30%,那么2016年,國內垃圾滲濾液產生量約為6711.45萬噸,日均產生量約為18.39萬噸。
圖表5:2010-2016年全國垃圾滲濾液產生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規劃需求測算
目前垃圾滲濾液日均產生量已超過16萬噸。根據環保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以及前瞻根據相關因素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市場需求至少有440億元,年均增長率不會低于20%。
圖表6:“十三五”我國垃圾滲濾液市場需求測算(單位:萬噸/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