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31日發布的指數報告,5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為54.8%,較上月回升5.7個百分點,結束之前的“兩連跌”,反彈至2016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
在主要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大幅回升超過10個百分點,成為推動鋼鐵行業PMI指數回升的主要因素,生產指數“五連升”至近一年的高點,產成品庫存指數大幅收縮,新出口訂單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低位盤整。這些數據信息顯示,當前鋼鐵行業形勢明顯回暖、產銷兩旺、企業庫存下降,短期鋼價仍有上漲的動力。不過,出口形勢持續低迷,生產成本處于低位,多空交織,估計下一步國內鋼價將呈高位整理、震蕩運行的走勢。
目前,鋼廠生產維持高位。5月份,鋼鐵行業生產指數繼續上升,較4月份上升2.0個百分點,至58.2%,該指數“五連升”至2016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與此同時,和生產相關的采購活動也呈現明顯的擴張態勢。隨著近期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上漲,鋼廠利潤不斷提升,鋼廠生產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國內鋼鐵產量持續增長,且后期增產的動能仍將持續。
鋼鐵原料成本則在低位運行。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在4月跌至2016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之后,5月觸底反彈,較上月小幅回升2.1個百分點至49.6%。但該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下,顯示原料市場仍在低位運行,難以對鋼價形成有力支撐。由于供需矛盾加劇,市場運行冷清,5月進口礦、焦炭價格大幅下跌,特別是進口礦價格跌至2016年10月17日以來的新低,進口礦噸價已跌至60美元下方。近幾年,國際三大礦山企業積極增產,鐵礦石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明顯,目前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接近1.4億噸,再創歷史新高。
相關指數報告分析認為,國內鋼市需求依然旺盛,同時,市場庫存處于較低水平,對鋼價支撐依然強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利潤刺激下,鋼廠后續仍有復產動力,供應正在增加,加之近期鋼價上漲速度過快,市場面臨調整的風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