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廣東,與高溫和暴雨一樣火熱和迅疾的,是轟轟烈烈的全省最大規模的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查。6月1日起,從各地抽調的54名環境執法人員,采用交叉執法的方式,進駐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清遠、云浮等9市,開展首批首輪為期兩周的專項督查。據悉,從6月1日到5日短短4天時間,54位環境執法人員已經在9個市核查了187家企業,其中就發現了140多家有環境違法的問題,占比達到75%左右。
廣州組:終于逮住一條“大魚”
對廣州的督查由深圳環保執法人員負責。截至6月4日,執法人員在廣州只發現一宗環境違法問題。
“之前我們主要是和市、區環保局交流,摸清情況,以便更好地執法。”廣州督查組組長、深圳市環境監察支隊科長謝宏偉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情況后的督查組終于在5日上午在增城市新塘區逮住一條“大魚”——增城永耀紙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廢膠分揀生產區存在未批先建的違法情況,且廢水直排白江涌;此外,治污設施在線監控設備數據明顯不符,涉嫌數據造假。隨后,督查組在該區又查獲一家電鍍廠涉嫌違法排污。
東莞組:企業反映督查更嚴厲
東莞督查組組長是來自佛山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副局長冼國元。他告訴記者,幾天來的督查行動,充分展示了省里嚴格執法、堅決治污的決心。不少企業反映,省里的專項督查甚至比中央環保督察還更嚴厲。“道理很簡單,督查人員都是各地經驗豐富的環境執法人員,有的放矢地檢查,自然容易發現問題。”冼國元認為,查處不是唯一目的,通過查處行動促進企業整治才是目的。檢查中明顯發現不少企業都在完善治污設施,不過10蒸噸以下鍋爐燒煤現象還比較普遍存在。
東莞督查組副組長、河源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副科長朱祖其也認為省廳開展的專項督查行動,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有利于環境質量改善。
肇慶組:頂著烈日爬煙囪
肇慶陶瓷廠多,在這種酷暑天,進入陶瓷廠窯爐附近檢查更是一種意志的考驗。據肇慶督查組組長、江門市環保局主任科員侯振東說,這幾天檢查的陶瓷廠比較多,為了檢查是否有廢氣偷排,他們要頂著烈日,爬幾十米高的煙囪,去看有沒有旁路、直排,還要沿著窯爐仔細看有沒有偷排的閥門。“陶瓷線往往上千米,我們要靠近高溫的窯爐一路走下來”,就像烤魚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4天來,他們就發現了2家存在旁路等環境違法的企業。“年輕人表現不錯,率先爬煙囪”,侯組長對組里的年輕人給予了充分肯定。
江門組:腥臭污泥水濺了一身
這幾天正值高溫,室外三十四五攝氏度,衣服濕了干、干了濕,這是每天的常態。“一上午喝五六瓶礦泉水,卻一泡尿都沒有,都蒸發了。”江門督查組組長、珠海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副局長黃偉立說。
除了高溫,他們還要忍受臟水、惡臭。“滿頭滿臉滿身,給甩了一身泥水!”黃偉立介紹說,在一個摩托車廠檢查,為了確認污泥壓濾機是否正常運行,于是讓人給壓濾機通電,突然污泥、污水飛濺,正在近距離檢查的執法人員猝不及防,立刻變成了“大花貓”,頭發上、臉上、衣服上,都沾上了一片片又臭又臟甚至還帶毒性的泥水。由于沒有帶換洗衣服,大家迅速就近用水龍頭簡單沖沖洗洗,帶著一身的腥臭,又奔赴下一個檢查點。
“下次一定要記得準備口罩!”黃偉立說,由于出發倉促,大家忘了戴口罩過來,有一次檢查一家企業噴涂車間,大家只好強忍住刺激性油漆味,進入車間查看收集設施。出來后,喉嚨總是癢癢的,一兩天才恢復。
深圳組:實施首宗行政拘留案
6月1日中午完成培訓后,由6名廣州市環保執法人員組成的深圳督查組,立即奔赴深圳開展工作。短短5天時間,深圳督查組已發現環境違法問題超過15宗,居各組首位。
“5日上午,督查組在深圳龍華新區大浪社區還實施了首宗行政拘留案,這也是督查行動以來首宗行政拘留案。”據深圳督查組組長、廣州市環保局執法監察支隊主任科員吳贊潛介紹,根據舉報,當天上午10時,督查組直奔西勝電器(深圳)有限公司,執法人員兵分兩路,一路查看噴漆車間,一路查看污水處理車間。結果發現,樓頂兩臺等離子廢氣治理設施均未有運行,一樓的廢水治理設施也沒有投入運行。現場采樣和調查取證后,當即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治,并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行政拘留。
佛山組:督查過程也是學習
“天氣是熱了一點,但這些小困難,我們都可以克服。”佛山督查組組長、東莞市環監三大隊隊長陳耀仲坦言,大家都是在基層干一線執法的,面對這樣的“桑拿”天氣,都能習慣,也能克服。
不過,比其他組的熱相比,佛山督查組遇到的熱要“更勝一籌”。因為在這樣的大熱天里,督查組要經常到陶瓷廠、鋁材廠檢查,生產車間內的溫度甚至高達40~50℃。
“通過這樣的交叉執法,可以促進交流,促進學習,不僅學到執法經驗,而且學到不同行業治理、行業管理的經驗。”陳耀仲認為,佛山陶瓷、鋁材業較多,東莞則造紙、電子行業較發達,大家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陳耀仲告訴記者,檢查中還是發現不少“散亂污”企業,這些將是各地環境監管和治理的重點。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