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數字營銷市場規模僅300多億元,2017年,數字營銷市場將達到3000億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社會公眾對產品的質量、生活健康水平、生產生活的安全性、社會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關注日益提升,與此同時,產品本身的結構和性能越來越復雜,單憑經驗判斷或觀察,人們已經難以準確掌握產品質量的全部信息。
B2B檢測儀器行業2019年交易額有望達80億以上
在國外,伴隨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全球范圍內的大型綜合性檢測機構基本上都來自歐洲。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日益融入全球化發展趨勢,中國檢測市場也呈快速增長態勢。日前,筆者專訪了山東檢測分析儀器耗材B2B互聯網項目的創始人張慶光。 退伍軍人創業,十年行業經驗 1993年退伍的張慶光,在某食品公司開始自己的事業,銷售額破億后毅然選擇離職創業。2007年,他接觸到了檢測儀器這個行業,經過十年的行業打拼和深耕,發現業內的分銷體系,使得中間商橫亙在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增加了雙方的買賣成本,于是開始探索實驗室檢測分析儀器耗材B2B互聯網項目。 據投融界了解,我國目前共有近24100多家國有、民營和外資檢測機構,以及大量的食品類、藥品類、化工類等產品的生產企業自有實驗室,分別隸屬于中國25個行業,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可從事的檢驗檢測項目逐年增多。 如此多的檢測機構和檢測項目帶來大量的檢測儀器耗材需求,買賣雙方自主對接、提高行業產品的流通效率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站式服務平臺,降低買賣成本 張慶光介紹,山東檢測分析儀器耗材B2B互聯網項目,借助網絡平臺,為買賣雙方的直接溝通提供便利。 相比線下實體,項目具有成本低、覆蓋面廣的優勢,實體廠商不可能接觸到全國的資源,線下接觸不到的則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除此之外,項目還為買賣雙方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技術支持、生產技術方案支持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 項目的理念結合市場發展的趨勢,對商家、消費者以及平臺都有利處。實驗室檢測儀器耗材行業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且市場規模近萬億,導致廠商的銷售目標越來越難完成,而終端消費者想要采購儀器,但限于沒有資源渠道,無法找到性價比高的產品或是花費大量額外的采購成本。 有了這個平臺,公司擬與國內外眾多的檢測行業設備與耗材廠商合作,擴大了銷售方的銷售渠道,儀器采購方則可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節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 項目處于初創期,商標、網絡域名已于2017年3月份注冊,網絡平臺的研發已經外包給了專業的IT公司,合同約定5月底左右交付上線使用。 公司于4月18日入駐智聯招聘網開始招募相關的工作人員以保證在6月份平臺上線后的正常運營。 渠道資源豐富,多方位盈利來源 張慶光表示,團隊擁有豐富的供應鏈渠道管理、檢測設備銷售及維護、營銷推廣等經驗。根據公司現有人脈,組織5-10家生產廠家的各省區的區域經理轉介紹其他廠家和終端用戶上線,每個省可以達到500-1000個賣家或買家,全國就可達20000家左右。 另外,通過網絡推廣、活動促銷、組織會展、技術交流會議等多方位推廣平臺,積累客戶。 張慶光透露,項目運營起來之后,盈利來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商家在平臺銷售產品,需要繳納質量保證金,以確保買方的合法權益;其次,買賣雙方順利成交后,平臺將有部分回扣;最后,平臺還會有廣告費、會展費、售后服務費、金融服務費等盈利來源。 對于項目規劃,張慶光說,2017年完善平臺基本運營結構,包括人員招募、場地設施等,預計買賣雙方入駐會員達到2萬家以上。 2018年實現平臺買賣雙方入駐會員達到4萬家以上,交易額16億元以上。2019年實現平臺買賣雙方入駐會員達到10萬家以上,交易額80億元以上,平臺盈利1億元同時完成IPO準備工作。 此次融資500萬元,主要用于項目的建設和推廣,張慶光希望能與有相關資源的投資方達成合作,共同推進這個項目。 編輯點評 與此同時,B2B電子商務企業在幫助產品上下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時,理應更加重視如何幫助生產企業實現與科學儀器相結合,推動中國產品的質量提升, 工業升級,科技進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