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特8月27日晚間發布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10.48億元,同比增長17.70%;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44.46%;基本每股收益0.3667元。
上半年,公司實現白酒銷售收入9.35億元,同比增長19.19%,毛利率為53.77%,同比減少0.70個百分點;焦炭收入8947.35萬元,毛利率為-44.73%。
精耕受三公影響較小的中低端
在控制“三公消費”、軍委"禁酒令"等政令的影響下,目前,我國白酒行業步入調整期,風光不再,價格下行。在此背景下,伊力特的業績顯得很“異類”。
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深耕新疆市場,開拓內地市場的戰略指導下,首先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低端產品營銷力度;其次,公司加大廣告促銷力度,除了繼續在高速公路、公交車、媒體投放廣告外,還在疆內多家機場投放廣告;三是推進渠道深度營銷,以往公司產品渠道建設到地州、市,今年上半年延伸至縣、鄉、村。
從已公布的青青稞酒、瀘州老窖和公司的中報來看,100元附近的大眾價格帶受行業影響較小,如果品牌有優勢、營銷策略得當,仍然可以實現較快增長。公司是疆酒第一品牌,轉型大眾中低檔策略調整及時,未來可能有機會擠占疆內其他品牌份額。
甩掉長年虧損的煤化工包袱
煤化工是公司長年虧損的項目,伊力特2007年便宣告涉足煤化工,但到2010年,由于項目建設周期較長,不僅還未投產,伊力特還先后增資,投入不菲。伊力特煤化工項目于2011年6月20日開始點火供爐,但之后便步入了漫長的虧損之路。據今年中報數據,伊力特公司共投入在煤化工項目的資金為4.61億,持股比例92.2%,煤化工公司本期凈虧損6616.3萬。
5月22日晚,伊力特公告稱,公司擬以2.55億元轉讓持有的新疆伊力特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51%的股權,轉讓完成后受讓方第四師71團將成為煤化工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由于第四師71團資金壓力較大,無法一次性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為此協議約定股權轉讓款分五年平均支付。
雖然投資近5億虧損數年的項目最終只賣到2.55億還是分期付款,但總算甩掉了這個長年虧損的包袱,利于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未來需要關注這筆收益將計入哪個財務報告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