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阜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雙輪驅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意見》,提出打造制造強市,全面吹響了推動工業跨越發展的號角。
《意見》提出,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以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品牌化和服務化為主攻方向,強化工業首位意識,牢固樹立工業強市理念,大力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推動全市工業上規模、上水平、上質量、上效益,將阜陽建設成為中原地區重要新興
制造業基地和能源基地、“四化”協調發展先行區和安徽發展重要增長極。
《意見》提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一系列目標:未來5年,全市年新增規模企業200家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300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進入全省工業發展第一方陣。
《意見》也提出了一系列發展質量方面的目標。未來5年,阜陽市將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20%、25%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形成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節能環保和煤電化工4個超千億元產業。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新增國家級研發平臺1~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省級研發平臺超過160家。園區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打造1~2家產值超1000億元的工業園區,爭取2~3家開發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或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圍繞實現這些目標,《意見》在招商引資、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企業主體、園區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點舉措。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方面,《意見》提出,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最大限度精簡規范辦事程序,強化全程代理服務機制;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落實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園區內新增工業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前3年內由屬地政府支付。
培育企業主體方面,《意見》提出,重點建設和完善一批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等;加快完善創新金融服務鏈條,鼓勵設立天使基金、風險基金;鼓勵公共研發服務平臺,推廣創新券,政府采取購買服務方式為創業企業、個人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公共服務;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抓住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及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政策機遇,全面實施企業上市行動計劃,積極培育更多的本土上市公司。未來5年,力爭全市新增IPO上市企業10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80家。
加強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力爭全部實現升級改造,推進企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過程智能化;加強企業質量品牌建設,實施質量品牌升級工程。
園區轉型升級方面,《意見》明確,啟動實施園區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供應配套,加強對開發區畝均稅收、畝均投資強度和開發強度等方面的考核;深入開展園區合作共建,鼓勵開展強園合作,推動開發園區與省內外先發地區政府、開發區、戰略投資者共建園區,推動開發園區“走出去”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和產業集聚區建設。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