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制冷劑價格暴漲的消息層出不窮,漲幅確實不小,部分家電廠家或者零售商借此傳達出提高出貨價、零售價的信號。然而,在判斷制冷劑價格走勢、未來家電是否漲價前,有必要先了解下推高制冷劑價格的背后根源,才能更好把握趨勢。
制冷劑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汽車空調、空調制冷、工商制冷和維修制冷等,其中空調制冷需求量占比達到30%左右,目前國內空調廠商以R410a為主(R32和R125以1:1比例混合)、冰箱廠商以R600A為主。
某石家莊地區家電代理商負責人表示,以往1匹到1.5匹空調,需要約1公斤左右制冷劑,成本是60到70元,2匹到3匹空調所需制冷劑在150元以內。上述空調代理商負責人補充道,在影響空調成本構成中,制冷劑并不算是主導因素。
漲價是事實,但前兩年價格太低迷
從漲幅來看,制冷劑幾個月表現確實惹眼,主因包括兩方面,即源頭收縮,下游需求旺盛。
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去產能步伐加快,導致制冷劑原材料螢石、氫氟酸高漲不斷。螢石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且儲量極為有限,受環保督查影響許多工廠利潤受挫,紛紛關停,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就出現了供應趨緊的情況。與此同時,大量氫氟酸企業限產、停工,氫氟酸供給緊張,價格快速上漲。
據制冷大市場記者了解,生產1噸R22需要消耗約0.5噸氫氟酸,生產1噸R134a需要消耗約0.8噸氫氟酸,3月份氫氟酸漲價3000-4000元/噸,對R22的成本影響約1500-2000元/噸,對R134a的成本影響約2400-3200元/噸。
事實上,前兩年由于制冷劑價格低迷,不少小廠難以維持生計,有20%到30%的產能漸變成“僵尸”產能,不具備再生產能力,因此當前制冷劑企業產品庫存處于低位,至少今年上半年供應偏緊局勢難有改觀。
4月份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覆蓋福建、浙江、山東等氫氟酸、制冷劑主產地,氫氟酸大省江西環保力度仍維持高壓,氫氟酸和制冷劑供給會繼續受到抑制,有望繼續推高制冷劑價格。
長期來看,2016年國內R22制冷劑配額27.4萬噸,根據計劃2020年將一次性削減7萬噸配額,R22制冷劑供給將繼續收縮,價格上升將是大概率事件。
下游需求穩定,環保政策影響價格走勢
下游空調、汽車行業需求穩定,制冷劑供不應求。受益于2016年持續高溫天氣助推,空調行業庫存得到緩解,2017年出貨形勢大好,整機制造企業紛紛調整排廠量。
“如果制冷劑企業看到這波漲勢而加大產能,那制冷劑價格可能會逐漸平穩。制冷劑價格走勢到底如何,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國家環保政策,政策放松價格就會回落,”一位制冷劑行業的專業人士如此點評到。
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零售價格走勢,尤其接下來的空調旺季價格大戰期間,廠商會有怎樣的舉措來應對,則還要取決于今年的天氣情況、廠家降本能力、品牌市場營銷策略等因素。空調行業庫存就已經達到了3900萬套,旺季銷售歷來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價格戰此起彼伏,提價談何容易。而真正左右家電產品定價的原材料價格已經有回落跡象,5月15日,國家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表示,去年原材料能源行業價格漲幅大,是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和國內加大對過剩行業產能調整的總背景下出現。從基本面來看,市場供求很難支持原材料能源價格過快上漲。
不可否認,制冷劑價格上漲確實會對白電制造企業、汽車企業在成本上增加壓力,但從成本占比以及未來漲勢來看,對大局的影響力未必那么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