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寧夏新日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在寧夏石嘴山市舉辦了“月桂二酸規模化生產技術”轉讓簽約儀式。微生物所所長劉雙江與寧夏新日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小平簽署了技術轉讓合同。
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長鏈二元酸技術,是微生物所三代科學家,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斷創新,逐步完善形成的生物法生產技術,該技術克服了化學合成法生產高成本、高污染的缺陷,其領先于世界水平,使我國成為了全球唯一掌握生物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國家。此次,落戶石嘴山市的“月桂二酸規模化生產技術”,是長鏈二元酸研發團隊在研究所“一三五”重大突破支持下,獲得的十二碳長鏈二元酸生產新技術,是新一代環境友好生產技術,實現了利用可再生油脂替代石油烷基為原料,水提取代替有機溶劑提取的工藝,實現了長鏈二元酸生產的低能耗、零污染。落戶石嘴山市的“月桂二酸規模化生產技術”,首期將建成年產5萬噸的生產線,生產的長鏈二元酸,作為生物基材料可用于高級香料、潤滑油、工程塑料、尼龍、高級涂料等化學品的生產及一系列下游產品,將為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簽約儀式上,高小平介紹了該項目落戶的背景,寧夏新日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1958年建廠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急需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長鏈二元酸生產技術落戶,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企業將設立全新的子公司,將通過股權激勵,激發科研人員、核心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隨后,劉雙江在致辭中指出,微生物所將在該項目基礎上,擴大合作,共謀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技成果價值,造福社會一方,為寧夏特別是石嘴山市經濟轉型發展做出貢獻;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段子淵在致辭中指出,該項目的落地實施,是踐行中科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體現,將對加強中科院與寧夏尤其是石嘴山市合作,促進企業發展由資源型發展轉變為創新型發展、科技創新發展、新型戰略產業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石嘴山市常務副市長常晉宏在致辭中指出,石嘴山市政府將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最優環境和最好的服務,市政府將以此項目為契機,加強與中科院、與微生物所的合作,拓展合作領域,促進石嘴山市經濟的發展。
為加強研究所和石嘴山市政府間的合作,簽約儀式前,雙方還進行了合作洽談。洽談會上,雙方就共建研發基地、共同促進企業由依賴資源型發展向創新型發展轉型進行了探討,石嘴山代市長李郁華在發言中指出,要將石嘴山打造成全國長鏈二元酸生產基地,要強化科技的支持作用,擴大石嘴山市與中科院,尤其是微生物所的合作,要加強合作平臺的建立,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
編輯點評
長鏈二元酸的生產技術目前只有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掌握。長鏈二元酸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生產這種產品的主要方法有化學合成法和生物發酵法兩種,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研制“生物發酵法生產長鏈二元酸技術”。近年來,長鏈二元酸逐漸在合成醫藥中間體、乳腺癌檢測試劑、治療皮膚癌和艾滋病的藥物、合成新型降血糖藥等方面顯露出特殊作用和廣闊前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