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去產能的攻堅之年,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取得了良好開端。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46%。
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企業效益明顯改善。
此外,還包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煤炭優質產能在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工資社保拖欠減少、市場競爭秩序改善,通過開展淘汰落后、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和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進一步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鋼鐵去產能數據不包括違法的“地條鋼”產能。
孟瑋表示,對于“地條鋼”,各地區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發現的“地條鋼”產能已停產,鋼材市場秩序得到改善。目前現管部門正在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于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去產能工作取得積極效果,不過也有地方的煤炭產量出現了增長。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從區域來看,煤炭大省份如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產量大增,其中山西煤產量在4月同比增長了24%。
對此,孟瑋解釋,不能簡單地將去產能等同于去產量,更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
“去產能,就是要著力去除低端、無效的供給能力,增加有效供給,著力提高產能利用率,平衡市場供求關系。在這一過程中,對于過剩的、落后的產能,要堅決地去;對于安全、清潔、高效、成本低的優質產能,要有序增加?!泵犀|說。
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對第一財經表示,上述情況并不矛盾。
“在去產能的同時,通過產能置換等方式,還有部分新產能是在釋放的;此外去年同期的基數低——目前在煤炭生產上,已經不再執行‘276日’限產措施,而去年這時候山西等地正在執行該措施,產量被強制收縮,因此相比去年,產量是處于釋放狀態。”關大利說。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亦表示,本輪去產能重點是將不合格的、違規的、小的、落后的產能退出,提高大礦產能,這意味著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國家統計局分析認為,1~4月份原煤產量增速較快,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原煤產量較低。
隨著煤炭產量的提升,煤炭價格逐步下降。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93元/噸,環比下行3元/噸,不僅連續第八期下跌,且降幅也有所擴大。
關大利認為,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撐下,煤炭價格不會出現暴跌情況。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