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國 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談到去產能成效時提到,隨著鋼鐵煤炭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 是企業效益明顯改善,2017年1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 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二是工資社保拖欠減少,截至2017年3月末,山西省煤礦累計拖欠工資比2016年底下降58.4%;累計欠繳社會保險比 2016年底下降10.8%。三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6年全年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后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 爐71座、落后煉鋼產能1096萬噸。煤炭優質產能在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四是市場競爭秩序改善,通過開展淘汰落后、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和 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進一步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今年1月,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成12個督查 組,赴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專項督查,共核查鋼鐵企業228家、煤礦150個。從督查情況看,2016年全國共淘汰400立方 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后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后煉鋼產能1096萬噸。關閉退出30萬噸以下規模的小煤礦約1500 個、落后煤炭產能1.2億噸。2016年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發現的落后鋼鐵產能,已按要求進行拆除或封存;應依法關閉和限期淘汰類煤礦,已 按要求實施關閉。
針對督查中存在違法“地條鋼”產能、應退未退產能、設備拆除不到位等問題。下一步,發改委還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采取三方面舉措:
第 一,迅速整改有關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將結合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取締“地條鋼”工作,區別對待,分類處理,該問責的要嚴肅問責,該通報批評的要 通報批評。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對去產能工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于近期暴露的個別地方工作不實問題,部際聯席會議于5月2日派出13個核查組,赴13個省 (市)進行調查核實。問題一經核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二,堅決取締“地條鋼”。“地條鋼”屬于違法違規生產,一直是國家要求淘汰和 嚴厲打擊的對象。這類落后產能如果得不到取締,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按照省級政府對取締“地條鋼”工作負總責的要求,各地區要在6月30日前 徹底取締“地條鋼”,并于7月底前組織驗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將開展抽查工作,對取締不到位的地方,作為負面典型,報請國務院依法 依規嚴肅處理。
第三,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各地區去產能工作的督查,督促各地及時公布去產能相關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截 至目前,今年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完成年度任務的46%。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鋼鐵去 產能數據不包括違法的“地條鋼”產能。對于“地條鋼”,各地區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發現的“地條鋼”產能已停產,鋼材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改善。目 前我們正在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于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針對記者提出的怎么看去產能同時產量增加的現象時,孟瑋談到,去產能是推 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的攻堅戰。去產能,就是要著力去除低端、無效的供給能力,增加有效供給,著力提高產能利用 率,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推動提高行業運行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在這一過程中,對于過剩的、落后的產能,要堅 決地去;對于安全、清潔、高效、成本低的優質產能,要有序增加。
孟瑋說,產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供需關系和價格變化,產量變化是要適應滿足市場需求,由企業根據市場供求變化自主決定,由市場說了算。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去產能等同于去產量,更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來源:鳳凰財經)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