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鐵礦石價格跌勢之猛讓人出乎意料。62%直接進口鐵礦石在5月9日又創下了2017年以來 的價格新低——59.87美元/噸。自2月21日達到92.42美元/噸的價格后,鐵礦石在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里,價格大幅下挫35%以上。在供給持續增 加、庫存高企的背景下,鐵礦石價格的下跌似乎在意料之中。
那么,鐵礦石的價格見底了嗎?還會繼續下跌嗎?這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截至5月11日,中國港口的鐵礦石港口庫存已經連續8周處在1.3億噸以上,在庫存總量和持續時間上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部分庫存就像懸在鐵礦石市場頭上 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樣,隨時都會促成新一輪的暴跌。今年初至今,鐵礦石庫存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鐵礦石價格也高于去年同期。
1個多億噸的鐵礦石庫存,對鐵礦石價格來說真是壓力山大,港口鐵礦石庫存累積這么高,真正的核心原因又在哪里呢?筆者不認同某些大佬說的礦山增產的原因,我們目光和邏輯還是要回到中頻爐地條鋼清理之后帶的長流程鋼廠轉爐煉鋼環節廢鋼比例添加提升的問題。
目前長流程煉鋼企業一般是60噸~300噸的煉鋼轉爐,主流的是100~150噸左右的轉爐,轉爐煉鋼的廢鋼比例添加從之前5%提升到15%~20%,則無 形中會降低對于鐵水的需求。學冶金的朋友應該知道,根據轉爐容積的不同,冶煉一爐鋼水從裝料(包括廢鋼,鐵水等)到吹煉(分側吹、底吹、頂吹三種模式), 到出鋼大約35-50min(在轉爐吹煉階段需要大約20min~25min)。吹煉時間越短,能源消耗越少,成本越低,效率就越高。
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按照煉一爐鋼45分鐘計算,一天大約可以出爐58爐左右鋼水,剔除工人休息時間,至少有約55爐左右的鋼水。每一爐鋼水中廢鋼比例增 加10%,則對應的減少鐵水比例10%,按一爐鋼120噸計算,則減少12噸鐵水,一天下來就是近700噸鐵水,折算鐵礦石則是大約1000噸。
也就是一天要好入爐1000噸鐵礦,這無形中就會延伸鋼廠自身鐵礦石的庫存周期,如果廢鋼比例再添加的好一點,在煉鐵煉鋼能力匹配情況下,一天要降低鐵礦石需求1500噸左右。所以鐵礦石港口庫存的快速增加,不是源于需求不好,亦不是源于礦山增產,而是源于廢鋼的替代。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力度清除“地條鋼”產能,關閉多家中頻爐鋼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4月26日表示,目前,各地已清理出“地條鋼”生產企業500多家,涉及產能1.19億噸,今年6月底前將徹底取締“地條鋼”。
在打擊“地條鋼”、關閉中頻爐的同時,全國廢鋼價格急轉直下。在廢鋼的價格優勢下,廢鋼相對鐵礦石的經濟性提高,長流程煉鋼企業預計將提高廢鋼添加比例至 20%,廢鋼需求將明顯增長,這導致鋼廠對高品位鐵礦石或鐵礦石的總體需求下降。有分析認為,如果2017年國內廢鋼資源供應充足,預計鐵礦石消費將下降 5%左右。
認清了這個問題,長流程鋼鐵企業要真心的感謝國家政策帶來的紅利,特別積極支持國家的供給側改革,試想1噸廢鋼進入轉爐生產成1 噸鋼坯,噸鋼利潤達到了1000左右。這是何等的豐厚的利潤,國家層面在推進去中頻爐去地條鋼的過程中,間接的實現了對鐵礦石的打壓,實為一舉兩得。
未 來港口1.3億噸、1.4億噸甚至是1.5億噸鐵礦石都不足為奇,但是價格上行的空間被封住了,給鋼鐵企業將帶來實質性的利好,鐵礦石價格上行承壓,筆者 測算了一下國內礦成本與需求各方面的關聯,預計未來鐵礦石正常的運行范圍大約就在400~600之間,或者到700、800,但是這個位置絕對是可以去空 了的。
一切與高品礦、中低品礦這些概念、邏輯沒有關聯,核心問題以后鐵礦石要與廢鋼的價格展開競爭。或許未來的煉鋼技術提升,廢鋼添加比例可以到30%。
鐵礦石價格則或許進一步承壓,下行到350附近也不是沒有可能,鐵礦石價格要大幅上漲,須兩三個方面得到好轉,第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回暖,資產泡沫,通脹加 速,第二由于一帶一路的推進,帶來新的鋼鐵需求增加,刺激國外市場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修建鋼廠,進而刺激需求;或者第三在鐵礦石低價格長期運行下,四大礦 山PK死了全球其他高成本的礦山資源,完成了鐵礦石壟斷,具備唯我獨尊的江湖地位。(來源:中國礦山國際交易中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