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制的兩顆寬幅高光譜微納衛星SPARK,于2016年12月22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后,順利開展了在軌測試與定標等工作,目前已進入日常的成像服務階段。
光譜微納衛星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覆蓋
該衛星采用模塊化設計思路,使用了大量工業先進技術和元器件來提高性價比,整星重量僅43公斤,是中科院自主研發的第四代實用型微納衛星。星載的高光譜成像儀用于全球地表高光譜數據快速采集,該光譜數據具有50m幾何分辨率、100km幅寬、148個光譜譜段數、覆蓋0.42-1.0um譜段范圍等特征。通過雙星配合觀測,每天最大能夠覆蓋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地表范圍,獲得約400Gbit的高光譜立方數據,能夠在一個月內實現全國覆蓋,服務國家農業估產、林業病蟲害監測、環境保護、災害監測和資源開發等領域。
通過近半年的在軌服務,該研究團隊目前已完成中國全境地表高光譜觀測覆蓋約3次,突破并填補了“光譜中國”地圖繪制的領域空白。該衛星數據已成為中科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的對地觀測數據源之一,致力于滿足“一帶一路”、“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等國家戰略實施的迫切需求,目前已經完成“一帶一路”60多個國家地區90%的地表面積覆蓋,在后續階段還將持續為“光譜中國”、“一帶一路”等服務提供高質量的數據,這也標志著我國高端衛星數據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開放式服務。
(原文標題:SPARK雙星利用高光譜數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