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消費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53%,產量僅占世界總產量的22%。但是并不是中國的鐵礦石儲量小,而是因為品位低,賦存條件差。
一、中國鐵礦企業面臨問題
以遼寧鞍山為例,遼寧鞍本、鞍山和本溪地區累計查明鐵礦資源儲量125.6億噸,保有鐵礦資源儲量109.5億噸,占全省鐵礦保有資源儲量的93.8%。但其品位在20.40%-39%之間,需進行精選后才可進行進一步冶煉,采選難度大。
因為采選難度大,所以導致國內礦山成本遠高于國外礦山!具體數據如下:
2016年重點冶金礦山的完全成本均值為67.85美元/噸。最新的2017年2月的數據顯示重點冶金礦山的完全成本為455元/噸(約為66美元/噸)。
然而根據四大礦山2015財年年報計算得出,四大礦山的62%CFR(到岸總成本)僅在26.1-34.3美元/濕公噸,四大礦山成本明顯低于國內開采成本。這導致了國內鐵礦企業的競爭力遠遠低于國外礦山!
2014-2017年重點冶金礦山完全成本走勢
數據來源:產業信息網
二、中國鐵礦石企業
從目前中國鐵礦石企業所有權性質來看,國營鐵礦石企業居多。
鋼聯數據2015年統計的30家鐵礦石企業中,共有22家屬于國營企業,比例為73.33%,2016年統計的27家鐵礦石企業中,共有21家屬于國營企業,比例達77.78%。
2016年鐵礦石產量排名前4的鐵礦石企業中,僅北京華夏建龍一家為民營企業,其余3家均為國營企業。
2016年重點統計鐵礦石企業國營企業比例高達77.7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那么北京華夏建龍礦業究竟為何方神圣,能在國企中突圍成功呢?
三、北京華夏建龍礦業
北京華夏建龍礦業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是一家集礦山投資開發、礦產品采選技術研究和礦產品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
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原有4個礦山的基礎上,通過收購、新建及技術改造,礦山數量已發展到目前的31個,礦山分布河北、內蒙古等地區,礦產資源占有總量16.89億噸,其中鐵礦資源14.7億噸,原煤資源1.6億噸,方解石資源470萬噸,銅礦資源930萬噸。
而作為礦業老大的鞍鋼礦業,是否也如表面一樣光鮮亮麗呢?
四、鞍鋼礦業公司
全球20強鐵礦礦業公司排行榜
在全球前20家鐵礦企業中,中國僅有鞍鋼礦業入圍,排名第8。
那么鞍鋼礦業實力如何呢?從其所有的鐵礦山資源量可見一斑:
1、鞍鋼礦業旗下鐵礦
鞍鋼礦業集團由鞍山礦業公司、攀鋼礦業公司和澳大利亞卡拉拉鐵礦整合而成。
新集團擁有鐵礦石探明資源量超110億噸,潛在資源量超300億噸,目前鐵礦石采掘能力和選礦處理能力分別達到4億噸和1.2億噸,規模居世界前列、中國首位,同時具備多品質礦石加工和提取技術。
鞍鋼礦業集團的成立,標志著國內首個億噸級鐵礦山企業誕生,鞍鋼集團三大產業之一的資源產業進入了更高發展層次。
目前,鞍鋼集團鐵礦資源量占全國19%,而產量僅占4%,隨著鐵礦石價格上漲,世界鐵礦石產量增長率達到60%,國內產量增長率達到154%,而鞍鋼集團產量增長率只有38%,雄厚的資源優勢沒有轉化成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
2、2016年巨虧近百億
鞍鋼集團于4月28日蓋章通過的財務報表顯示,鞍鋼集團2016年利潤總額為-93.75億元。
據工信部數據,2016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盈利303.78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779.38億元,利潤增長超過1000億元。
以同為鋼鐵央企的寶鋼股份為例,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66億元,同比增長849.33%。以第一大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為例,2015年,沙鋼實現利潤19億元,相比于2014年同比大幅下滑六成,但2016年利潤回升至50.5億元,翻了數倍。
3、虧損原因
相比于國內別的鋼鐵企業,鞍鋼集團的特長主要在于從鐵礦石到鋼鐵產品的一體化產業鏈,這曾經是優勢。但如今,國內同行業企業都主要依賴從巴西、澳大利亞進口的便宜鐵礦石資源進行生產加工,而鞍鋼的礦山不少都在國內,開采成本過高。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