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正式對外發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將達7%,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5%。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綜合實力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海洋產業結構和布局更趨合理,海洋科技支撐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海洋經濟調控與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陸海統籌、人海和諧的海洋發展新格局。
在海洋油氣業方面:《規劃》提出,建立油氣開發用海協調機制,繼續推進近海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深遠海油氣勘探開發,推進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與服務等綜合性保障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大對海上稠油、低滲等難動用油氣儲量開發的支持力度。到 2020 年,新增探明海洋油氣地質儲量較快增長,海洋油氣產量穩步增長。積極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深遠海油氣合作開發。加強沿海 LNG 接卸能力建設,提高周轉調配能力。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參股等形式,參與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
在海洋鹽業及化工業,《規劃》要求科學規劃原鹽生產布局,加快鹽田改造。重點發展海洋精細化工,加強系列產品開發和精深加工。推進“水—電—熱—鹽田生物—鹽—鹽化”一體化,形成一批重點海洋化學品和鹽化工產業基地。重點開發生產海洋防腐涂料、海洋無機功能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產品,建設一批海洋新材料產業基地。積極開發海藻化工新產品。推進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建設安全、綠色的石化基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規劃》提出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前景廣闊的、健康安全的海洋創新藥物,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用法的現代海洋中藥產品。開發綠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重點發展藥物酶、工具酶、工業用酶、飼料用酶等海洋特色酶制劑產品,微生態制劑、飼料添加劑、高效生物肥料等綠色農用制品,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制品以及海洋功能食品。發展海洋生物來源的醫學組織工程材料,新型功能紡織材料、藥用輔料、生物纖維材料、生物分離材料、生物環境材料、生物防腐材料等海洋生物材料。在具備海洋生物技術研發優勢和生物產業發展基礎的城市,組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戰略聯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