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的中國首個盾構工法地下停車場建設啟動。傳統的地下停車場施工工藝,絕大多數采用敞開式明挖模式,而后澆筑鋼筋混凝土。由于開挖面積過大,不但破壞環境,還嚴重影響交通。此次投入項目施工的組合式盾構機,既能實現組合模式推進,也能進行分體推進,根據斷面尺寸靈活組合,具有良好的地質適應性,從而保證施工過程中地面環境安全。
首創采用盾構法修建地下停車場,正是中鐵裝備實踐“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一個縮影。
說起中鐵裝備的盾構機,在國際同業內可是大名鼎鼎。早在2013年,中鐵裝備就成功研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大斷面的矩形盾構式頂管機,并成功應用于鄭州市中州大道下穿隧道工程,開啟國內城市隧道建設新模式,被業界譽為“治堵利器”。同一年,中鐵裝備打敗多家國際機械巨頭,成功收購國際掘進機制造知名企業德國維爾特公司。“我們看中中鐵裝備,正是因為他們有技術、有雄心,能夠把維爾特的掘進機品牌繼承并發揚光大。”德方代表坦言。
在新加坡湯申東海岸線建設上,中鐵裝備的矩形“盾構機”再次大顯身手,被應用在人行過道施工中,開創了國產矩形盾構式頂管機出口海外的先河。“這種產品,我們想到過,但是我們沒有付諸實踐,你們敢于創新并做到了,你們是好樣的!”在去年的德國慕尼黑寶馬展上,引起德國同行一致贊譽的也是這個產品。
不只矩形盾構,今年4月,在蒙華鐵路白城隧道項目上,中鐵裝備設計生產的馬蹄形盾構機“蒙華號”掘進里程突破千米大關,標志著我國馬蹄形盾構工法首次應用于山嶺鐵路軟土隧道驗證成功。這一為隧道施工量身設計的“大家伙”成功穿越了淺埋層、天然氣管道、包茂高速等重大風險源地帶,成為確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法寶。
“站在全球化的時代風口,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必須以質量贏市場,以創新樹品牌。”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董事長譚順輝表示。正是在創新戰略的驅動下,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機、世界最小硬巖掘進機、國內首臺硬巖泥水頂管機、國內首批雙護盾硬巖掘進機、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中鐵裝備一系列新產品的頻頻問世,不斷刷新自己創造的一項項紀錄。
從行業的“追趕者”向“領軍者”的快速升級,中鐵裝備盾構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五年位居第一,實現了由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