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公共安全問題中、食品安全最令世人關注,我國老百姓也十分擔憂,一度達到談食色變的程度。這是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敏感問題,有誤區也有誤導和誤解。客觀地說,形勢在不斷好轉,但有待完善和應對的問題仍然不少。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應體現為:體系的完備,法律和法規及標準的健全,機構、人員和裝備的完善,檢驗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的先進,監控和檢測的及時和有力。其中技術支撐是科學儀器和測試技術。
儀器分析提升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助推食品安全
儀器分析提升產品質量
由于食品安全危機頻繁發生,我國政府加快了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驗檢測和認證追溯體系建設步伐,以提高食品質量、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我國農業和食品工業市場競爭力。食品質量檢驗時,檢驗的精準度可直接左右檢驗結果,可能因檢驗誤差,致使不合格產品“變身”為合格產品,或者因誤差導致合格產品被批為不合格產品。
現代儀器分析是在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廣泛應用的分析技術。它被廣泛應用到眾多領域,如化學領域、生物學領域、醫學領域等,具有高效快捷、操作簡單、精準性高的特點。現代分析儀器發展迅猛,這也推動著科學家們在食品安全領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如食品中有害物質的毒理研究、殘留分析研究、超痕量殘留精準定量分析、降解機理等。近年來,應用于食品安全檢測的分析儀器方面取得的進步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沒你那都有新的分析儀器推出,每年都有新的分析方法、分析技術被應用。食品進口國和消費國也不斷制定和更新食品中的最高殘留限量,以此保護食品消費者的利益和利用合法的技術貿易手段達到限制和控制進口食品的目的。
檢驗檢疫助推食品安全
我國政府歷來重視對進出口產品的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工作,對涉及安全、衛生和環境的產品,實施了產品強制性檢驗檢疫、產品認證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等多種制度,這些制度的實施都以實驗室檢測為基礎。因此,實驗室檢測結果和數據的公正性、準確性和可信性便成為有效實施這些監管制度的重要保障。作為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對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進行評價和承認的一項制度,實驗室認可日益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和利用,成為提高產品質量和保證食品安全的技術支撐和重要力量。
服務助企,安全先行,任何有效的服務推進措施都是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礎上,這是檢驗檢疫部門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強化監管企業等為架構的分級管理體系,對不同等級企業采取差異化進出口便利措施。規范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實施信息全申報、內外銷標準統一、綜合性合格評定、原料全程監管等十余項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監管機制。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將出口信譽好、自檢自控能力強、產品質量管理水平高的示范企業評為標桿,檢企聯手建立完善誠信評價機制,讓企業充分認識到:誠信才能得實惠,誠信才能保底線,誠信才能促發展,這才是設立檢驗檢疫部門的真正意義。
希望未來檢驗檢疫能夠借助更先進的技術與分析儀器,通過不斷探索完善出口食品監管模式,推進區域出口食品加工業升級發展,培育更多知名品牌出口食品企業,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樹立為中國食品質量安全標桿。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