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化工行業的全球機遇”新聞發布會現場。(李政 攝)
5月1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攜手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在北京共同召開“2017中國化工行業的全球機遇”新聞發布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書記曾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秘書長龐廣廉,科爾尼全球合伙人、亞太地區能源化工業管理合伙人陸浩文,科爾尼全球合伙人李健以及四十余家新聞媒體單位的代表出席了該發布會。
圖為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書記曾堅發言。(李政 攝)
會上,曾堅重點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化工行業“走出去”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并購、投資、銷售等廣泛合作,取得明顯成效。同時他也指出,由于起步晚、基礎弱,我國化學工業開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總體仍處于初級階段。不同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在合作規模、合作方式、合作成效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有較大盲目性和無序性,二是“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產業配套能力較差、園區化水平較低,三是國際產能合作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有待增強,四是面臨較大的地緣政治、文化差異和政策環境風險,五是既面臨西方企業的強力競爭,又承受來自中東、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質化發展的競爭壓力。因此,中國化工企業應當深入落實“十三五”國際產能合作指引、中國制造2025、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重要戰略規劃,以企業為主體,以優化全球產能布局為目標,建立行業協會牽頭,企業和金融、法律、咨詢等機構協同參與的國際產能合作平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企業聯合“抱團”走出去,形成規模效應和集聚優勢,推進國內產業梯次轉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和企業集團。
數據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制作:李政。
受政策助推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業內企業實行“走出去”戰略極具誘惑。曾堅建議業內企業重點關注五大國際產能合作戰略重點:一是中東石化產業基地。選址伊朗查巴哈爾、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重要支點,建設石化產業園區。包括中國-伊朗石化產業園和瓜達爾港,打造油氣煉化一體化基地和能源通道。二是以皎漂港工業園區為龍頭建設東南亞石化產能合作基地。充分利用中東和東南亞油氣、鉀鹽礦、天然橡膠等我國稀缺資源,輻射東南亞、南亞、東北亞以及我國內地市場。三是中亞化工循環經濟合作園區,進一步擴大我國基礎化學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占有份額。四是中歐化工產業園區。
圖為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李政 攝)
在談及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未來發展方向時,龐廣廉表示,聯盟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完成國家部委的多個重要課題和延長石油集團等重要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規劃研究,撰寫了10多個國家的油氣或石化投資報告;推動一些國際并購項目的落地;促成了國內外的一些技術合作;與林肯國際、 ICCSS(國際化工安全和安保中心)、中東歐最大金融集團 PZU 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未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將繼續開展一系列務實工作,助力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圖為科爾尼亞太地區能源化工業管理合伙人陸浩文。(李政 攝)
“歷史上,主要化工終端應用領域的很多重要客戶都布局在中國,這是因為中國不僅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國內需求增長,而且許多國外廠商也在中國建立了全球制造基地。”科爾尼亞太地區能源化工業管理合伙人陸浩文(Thomas Luedi)指出,“未來,隨著中國歷史成本優勢的逐漸消失,中國的領先化工企業有必要放眼全球,實現運營全球化,從而發掘新的增長市場并保持全球競爭力。”
科爾尼全球合伙人李健解讀《中國化工行業的全球機遇》報告。(李政 攝)
會上,科爾尼發布了《中國化工行業的全球機遇》戰略研究報告。報告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化工行業的國際化機遇與挑戰,歷數了十大化工重點細分行業的發展現狀、外部環境和投資趨勢,為中國化工企業如何通過海外并購實現國際化提供了參考建議和意見。報告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相比全球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總量,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總量還是相對較低。”“中國經濟要融入全球經濟,就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到海外進行投資,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走上全球化的發展道路。”
據悉,2017年9月9日至21日,第八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將在上海隆重召開。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將召開“一帶一路”分論壇,發布“國際產能合作國別報告”伊朗篇、巴基斯坦篇,同時也將和科爾尼公司共同推出“走出去”領軍企業和“風云人物”的評選活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