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多的科研攻關和系統建設,我國首套固定基站式核設施低空防護驗證示范系統,于日前正式通過技術考核驗收,包括:資料審查、功能檢查、性能指標測試,現場無人機對整體系統的實飛檢驗。經嚴格測試,系統各項功能、性能指標完全符合設計要求,系統及獨立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超出預定目標,驗收組專家和代表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考核。
近年來,隨著我國通用航空器研究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各類民用低空飛行器特別是無人機的發展與應用呈井噴式增長。與此同時各種黑飛、亂飛問題日益突出,入侵或誤闖核設施、機場等各類要地事件不斷發生。為此,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從2014年起就著手組織國內部分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等,聯合開展低空飛行物管控的可行性調研和前期論證工作,并于2015年底,按高起點、最先進的目標原則,全面啟動了系統的研發工作。
該項目是為加強核設施及其他要地低空空域安全而研究開發的立體安全管控系統,可廣泛應用于核設施、機場、飲用水源、危險品倉儲地、石化基地等重要場所的低空安全防護。系統采用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為核心,以光電探測、電磁信號探測為輔助的多種傳感器融合技術,配備電子對抗、強光等多種反制手段的集成應用,具備對各種類型低空、慢速、小型飛行物目標的精確探測和有效驅離,可迫使無人機降落或使其墜毀。同時可兼顧到海面艦船、陸地人員和車輛的監管。高度智能化的指揮控制中心集中調度和控制全系統各種設備協同工作,實現多目標發現與跟蹤、威脅等級評估、自動識別、自動取證、自動處置的全天時、全自動無人值守能力。
系統實際測試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可探測的最小目標雷達反射截面積RCS≤0.01平方米,此類目標雷達和可見光設備最遠發現距離≥5千米,對無人機處置半徑≥4千米。系統綜合技術指標處國內外先進行列。其主要特點:
一是自動化程度高。系統能自動發現、跟蹤目標,對目標進行識別和威脅等級評估,根據威脅程度自動分配并引導全系統設備聯動,集中指向高等級目標,進行取證,按照預定策略對侵入目標進行警告、驅離、迫降或墜毀。
二是技術先進,信號處理能力強。綜合雷達、光電、電磁偵測等獨立傳感器的優勢與不足,專門研發的信號融合、處理技術,使多傳感器在一個系統中優勢互補,發揮出整體效能,解決了微小型無人機看不見、無預警的世界難題。同時,根據目標特性過濾掉各種雜波與非關注物體,讓前端顯示只保留應處理的目標,使值班人員看得懂、用得好。
三是電磁兼容性好。根據保護地設施、設備的設計和運行要求,設計了合理的電磁兼容解決方案,即保證系統內各傳感器工作互不干擾,也確保雷達、電子干擾設備工作時對本地設施、設備、無線通信等不產生任何電磁干擾。
四是設備先進,管控范圍大。研制了專門針對低慢小飛行物的圓陣三坐標相控陣雷達。該雷達體制先進,技術領先,沒有任何機械轉動裝置。電子干擾設備發射功率小、作用距離遠,能應對具跳頻抗干擾能力的無人機目標。
該系統的研發成功將為我國核設施及重要目標的安全運行提供空中保障,有效遏制從空中誤闖誤入、非法入侵、惡意破壞等行為。同時,該系統還可被推廣、應用到國家重點區域的安全防護,構建國家要地低空安全監控系統,為我國通用航空事業發展、無人機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低空交通監控技術,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