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聚焦西雙版納最古老造紙術——傣紙

作者: 2017年05月0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包裝網訊】紙張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造紙術更是位列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著自己傳統的制紙工藝,不過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傳統工藝也在逐漸消失。這一次我們聚焦來自西雙版納的最古老


【中國包裝網訊】紙張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造紙術更是位列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著自己傳統的制紙工藝,不過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傳統工藝也在逐漸消失。這一次我們聚焦來自西雙版納的最古老造紙術——被稱為雨林守望之紙的傣紙。

傣紙源于云南西雙版納勐混鎮曼召村,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原始的造紙術之一。因取代貝葉經抄寫經文用于禮佛而相傳至今,已成為傣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6年,傣族造紙工藝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我們村子一共196戶人家,90%都有做傣紙,這項非物質遺產文化傳承人同時也是曼召村村書記巖坎向記者介紹說。

走進曼召村可以看到一棟棟新式傣樓整齊排列,院子里和村道旁隨處可見制作器具和正在晾曬的薄紙。傣紙制造過程十分環保,通過反復制取純天然構樹樹皮,敲打成纖維后全手工制成。

我們傣族最早用于書寫的紙是貝葉,傣語成為非蘭,是用棕櫚科植物貝多羅樹的葉片加工而成。大概到了1126年,曼召的一位老人研究出另一種用構樹皮做原料加工而成,就是現在我們傳統手工造紙噶拉沙,巖坎說,這與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構樹皮造紙方法一致,傣紙工藝可謂是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

這項古老的造紙工藝一般都在家庭作坊中進行,完整保留了造紙術發明初期的5步流程:浸泡、蒸發、搗漿、澆紙、曬紙,工序則有采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滌等11道。除一口鐵鍋外全都是竹木器具輔以石塊,其中澆紙用的竹簾用自制土布和竹片制成。

這樣制作而成的傣紙透氣通風、不易腐蝕。還可以避蚊蟲,而且不易撕破,保存得當放上千年都沒有問題,巖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除了以前用于佛寺里抄寫經文,土司頒布告示公文、任職文書也都用,民間則在祭祀時用來扎各種俑人、道具等。過去曼召村家家戶戶從事傣紙手工造紙業,過程中男女性別分工默契,男子主要負責洗、煮、捶打,而女子負責抄紙和曬紙。

巖坎今年46歲,從小跟著家中長輩學習制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現代制紙工業的興起,市場對傣紙的需求在減少。村里當時做紙的人就很少了,有的忙農活,有的外出打工,畢竟賺不到錢就沒有人愿意去干這個。

曼召村也在這幾年里成立了傣族傳統手工造紙合作社,積極探索原料和成品統購統銷的模式,大力發展傣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避免了小作坊投入少、產量低的狀況。巖坎介紹:我們統一收紙,再集中推介給市場,每張紙合作社只象征性地收一分錢提成。現在供不應求,從2015年開始供應量穩定在七八百萬張,每家每戶都有3-5萬的收入。現在很多茶葉商來買紙,用于包裹上佳的普洱茶,還有運用在制作宮燈、藝術記事本、環保紙袋等特色產品。還有不少泰國、韓國的采購商來洽談買我們的紙。

對于傣族人而言,對傣紙的信仰既是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延續文化的承諾,它象征著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傣紙唯一使用的原材料就是在熱帶雨林中廣泛分布著的構樹的樹皮,巖坎介紹,制造傣紙就需要當地人種植構樹。巖坎說,構樹粗生野長,生命力特強,極易繁殖,今年砍掉一茬,來年會冒出來新枝,所以對于傣紙原材料生長地熱帶雨林的保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我們種的構樹數量不夠,原料大部分是從老撾進口,但這也太依賴老撾了,下一步我們要想辦法自己種植更多的構樹。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