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質檢部是我國西部最大的石化質檢室,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的前身為蘭州煉油化工總廠(蘭煉)和蘭州化學工業公司(蘭化),均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1958年投產至今的40多年里,實現利稅200多億元,分別被譽為新中國煉油工業和石化工業的“搖籃”。近日,州石化質檢部應用分析檢測新技術,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日前,蘭州石化公司質檢部員工楊娟俠正在LIMS系統上輸入煉油廠常減壓裝置煤油餾程的分析結果。與以往不同是,正在輸入的分析數據來自于新投用的色譜模擬蒸餾儀,替代了此前人工手動餾程分析的歷史。
分析時長從1小時縮短至25分鐘,樣品用量從100毫升減少至0.1微升,這是色譜模擬餾程儀與人工手動餾程分析檢測最顯著的區別。
推進分析檢測新技術的應用,提高分析檢測效率,解放人力資源,并實現分析過程的清潔環保化,是蘭州石化質檢部近年來花大力氣在做的事情。使用色譜模擬蒸餾儀代替人工分析檢測就是其中之一。
“人工手動分析一個樣品餾程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分析人員要一直守在蒸餾儀旁邊調節溫度、流速,并讀數。根據方法標準要求,樣品用量為100毫升,樣品預處理時要在通風柜中進行,避免樣品揮發出來的氣體對人體造成傷害。也就是說,人工手動餾程分析耗時長、不環保,儀器自動分析取代人工檢驗是必然趨勢。”質檢部技術科科長宋丹說。
2014年開始,質檢部通過調研當前油品蒸餾分析方法的前沿技術,結合化驗室實際情況,向公司申請立項,引進自動餾程儀和色譜模擬蒸餾儀,分批置換各質檢室的手動餾程儀。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隨著一臺臺自動餾程儀、色譜模擬餾程儀的投入使用,一線崗位的分析工切實感受到了先進分析檢測技術帶來的好處。
“比起以前的人工手動分析,現在用色譜模擬蒸餾儀分析只需要25分鐘,取用很少量的樣品封裝到密閉的小采樣瓶中,儀器自動抽取0.1微升的樣品,分析過程全部自動化,也沒有樣品揮發。”質檢部基礎油質檢室蒸餾崗位的楊娟俠和她的同事趙英每天要完成14個左右的油品餾程分析,色譜模擬蒸餾儀投用后所帶來的高效率和清潔環保她們深有體會。
截至目前,質檢部分批引進投用自動餾程儀10臺,色譜模擬餾程儀6臺,按照需求配置到各質檢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作量的壓力,但質檢部并未就此止步。
據了解,今年質檢部將推進先進分析檢測技術的應用,以及深度開發現有儀器的潛在功能作為科研標準化工作的重點,這也是質檢部正在推進的資源優化整合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編輯點評
走過了輝煌的“十二五”,蘭州石化質檢部提出了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向達到并通過國家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評審進軍,建設覆蓋生產經營全過程企業標準體系,通過優化完善企業標準體系表,解決標準交叉、矛盾等問題,發揮綜合標準化的整體優勢。
標簽:色譜模擬蒸餾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