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包裝產業是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已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包裝產業大國。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包裝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鞏固世界包裝大國地位,推動包裝強國建設進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商務部不久前發布了《關于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推動生產方式轉變、供給結構優化、過剩產能化解和增長動力培育作為包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包裝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萬億元;積極培育包裝產業特色突出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我國包裝產業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建成涵蓋設計、生產、檢測、流通、回收循環利用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較為完善的體系,分為包裝材料、包裝制品、包裝裝備三大類別和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竹木包裝五大子行業。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帶動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對包裝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包裝業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2015年,我國包裝企業有25萬余家,包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萬億元。“十二五”期間,包裝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結構日趨優化,實力不斷增強,地位持續躍升,在服務國家戰略、適應民生需求、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能力顯著提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包裝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目前,包裝工業已位列我國38個主要工業門類的第14位,成為中國制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包裝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重大科技創新投入和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高新技術難以實現重大突破,先進裝備和關鍵技術進口依賴度高;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產模式仍然較為普遍,綠色化生產方式與體系尚未有效形成;包裝制造過程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低檔次、同質化產品生產企業重復建設問題突出,無序競爭現象未能得到遏制。這些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必須通過轉型發展來解決。
轉型升級是爬坡過坎關鍵時期包裝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選擇。《意見》從對接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落實國家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明確指引,其路徑選擇可以用“一條主線,兩個目標,三個轉變,四個提升”來概括。
一條主線,即按照服務型制造業的產業定位,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以有效解決制約包裝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關鍵技術與應用瓶頸為重點,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發展與提質增效。
兩個目標,即圍繞綠色包裝、安全包裝、智能包裝、標準包裝,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圍繞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形成覆蓋包裝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生產體系。
三個轉變,即推動包裝產業由被動適應向主動服務轉變;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傳統生產向綠色生產轉變。
四個提升,即提升產業的標準化和綠色發展水平;提升產業的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劉保國/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