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4月17日上午,(湖南)省政府召開工作會議,分析全省一季度經濟運行形勢,部署下階段經濟工作。會上強調,要把環境治理作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工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役。
當日下午,全省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細化方案,狠抓落實,統籌協調,密切配合。
會議結束已是當天的下班時間,省環保廳全體干部職工仍然齊聚機關三樓會議室,等候省環保廳廳長王一鷗傳達省委、省政府關于迎接中央環保督察的最新部署。
這一天,距離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式入湘不到10天。
從2016年1月4日第一支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省石家莊算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已經走過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問責6000余人。
面對這場“環保風暴”,我省準備好了嗎?
積極部署,落實責任,全面配合做好環保督察
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強化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督促地方黨委和政府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有力措施。
2016年1月4日,被稱為“環保欽差”的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式亮相,首站選擇河北進行督察。在河北試點之后,中央環保督察組分兩批、對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了環保督察。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將對剩下的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環保督察全覆蓋,湖南,就是其中之一。
借中央環保督察“東風”,切實提升生態環保工作水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對接準備,迅速安排部署。
“積極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工作,把中央環保督察作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全面檢驗和考核。” 3月20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環保督察工作。
3月底召開的省環保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當前,積極準備配合好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是頭等大事,要認清這次督察的幾個不同:一是督察的對象不同;二是督察的方式不同;三是督察的結果運用不同;四是追責的嚴厲程度不同。
4月13日,省環保廳下發配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工作方案,成立省環保廳配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協調聯絡領導小組,設立7個專項工作組,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湘期間的聯絡保障工作,負責與省協調聯絡組進行銜接、溝通,負責辦理省協調聯絡組交辦的具體工作任務。
為深入了解、掌握各地切實存在的環境問題,4月中旬,省政府領導率領6支督查組,分赴岳陽、長沙、株洲、湘潭等8個市州開展環保督查。督查過程中,省領導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立即全面查擺、全面整改,把該整治的問題整治好,該解決的問題解決掉,特別是對一些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動真碰硬地抓幾個負面典型。
以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各市州陸續行動起來,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開拓環保工作新局面。如湘潭市從今年1月起就開始為環保督察工作忙碌起來,召開了動員會,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要求全市上下細化分工,壓實責任;長沙市在年初即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環境保護“春雷行動”,11次集中執法毫不留情地曝光了一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永州市環保部門前往各縣市區督辦環境信訪案件落實情況,要求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壓實各方責任,確保整改到位等。
提前行動,省級環保督察試點益陽,擰緊各級“責任發條”
近日,省環保督察組對益陽市環保督察進行意見反饋,向益陽市移交整改問題84個,移交辦理重點案件5個;已落實追責35人,建議追責32人,其中縣處級干部7人。
2016年7月,當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8省區開展環保督察時,我省省一級層面的環保督察也被提上了日程。7月8日,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此后,省委、省政府對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多次進行研究部署。2016年11月,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任組長。
當年12月,我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開展的環保督察在益陽市啟動,為期一個月。
“解決好發展‘指揮棒’的問題,進一步落實環保責任,加快推進環境質量改善。”在益陽環保督察的動員會上,省環保督察組組長陳克鑫如是說。
向污染“亮劍”,拿責任“開刀”,益陽環保督察被寄予厚望。
督察組進駐后,聽取了益陽市、縣級黨委、政府環保工作匯報,調閱各類資料檔案2400多份,與有關領導干部開展個別談話43人,走訪市直部門17家,檢查各類企事業單位230多家,受理并辦結信訪舉報249件。可以說,讓“關鍵少數”真切感受到了環保督察的力度。
督察推動解決了當地一大批環境問題。益陽市正式封存停運市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中石化油庫碼頭,大面積拆除柘溪水庫和洞庭湖區網箱、圍網,關停城市三區實心黏土制磚廠101家,責令停產整治環境違法企業130家,移送環境污染刑事、行政案件16起,刑事、行政拘留18人。
3月20日,省政府第9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益陽市環境保護督察報告》;4月7日,省環保督察組向益陽市反饋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的督察意見。督察發現益陽市環保工作存在的六大突出問題:部分縣市區黨委、政府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到位;環境質量形勢仍然嚴峻,局部環境質量有所下降;從根本和源頭上加強污染防治的措施和力度不夠;環境安全隱患仍然比較突出;自然生態保護力度不夠,破壞問題比較突出;環境監管能力薄弱,不能適應環保工作實際需要。
與“督企”相比,環保督察重在“督政”。由“督企”到“督政”,矛頭直指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作為、慢作為,甚至失職、瀆職問題,目的在于倒逼“黨政同責”,落實“一崗雙責”,擰緊各級的環保“責任發條”。
對于益陽來說,這是對全市環保工作的一次全面“洗禮”。益陽市委、市政府在誠懇接受督察情況反饋的同時,表示將嚴格按照督察組的要求,切實抓好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改落實,全市各級各部門將明確整改“責任制”,實施整改“銷號制”,抓實整改“考核制”,嚴格整改“追究制”。提高思想認識,用好督察成果,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對于全省來說,“環保風暴”還將持續升級。2016年12月底,以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名義印發了《湖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實施意見》。根據該實施意見,我省每年將選擇2-3個市州、5個左右重點縣市區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開展工作,2017年起,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將在全省全面推進。
督企、督政相結合,我省環保工作迎來新局面
改善環境質量,是我省環保工作的核心,也是重要的民生期待。要解決當前面臨的環境突出問題,不止要讓企業守法,更要讓政府履責。前者是治標,后者為治本。
近年來,一方面,我省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力度,加強司法聯動,保持高壓態勢。
全省環保、公安等部門綜合運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限產”“移送行政拘留”和司法移送等新的執法手段,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取得顯著成效。
2016年,全省各級環保部門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92起,移送污染環境犯罪案件51起;公安機關立案偵辦行政拘留176人,刑事拘留127人,案件數超過前3年總和;其中,7起被公安部督辦,19起被省公安廳督辦,打掉10人以上污染環境犯罪團伙4個,破獲6起跨省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件。先后組織開展了重點行業、執法大練兵等13個專項執法行動, 2016年全省共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786家,實施按日計罰18家,查封扣押107家,責令停產541家,關閉企業974家。
另一方面,強化督政,督促市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環保職責,推進“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2月23日,網絡輿情報道了新化縣爐觀鎮金鑫排蠟經營部違法排污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省領導作出相關批示。
3月3日,省環保廳會同婁底市委督查室、婁底市環保局進行現場調查,發現該企業無環評手續,沒有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燃煤煙氣二氧化硫超標排放;散煤及煤渣露天堆放,無三防措施。而企業違法的背后,是新化縣公安、工商部門、工信委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爐觀鎮政府在監管方面慢作為、不作為,對企業查處不及時。
目前,該企業主要負責人被行政拘留,企業關閉到位;同時,縣政府對工商、經信、公安、環保等負有監管職責部門及鎮政府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調查,擬依法追究行政責任。
督企“無死角”,督政“全方位”。環保并不只是環保部門的事,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都有自己的環保責任,落實不到位,就要問責。
近年來,我省出臺了環境保護責任規定、重大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和湖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追責辦法》實施細則等文件,環保部門綜合利用綜合督查、環保督察、約談、掛牌督辦等手段,逐步扭轉了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推動形成各級各部門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
中央環保督察,怎么“督”
4月下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將進駐我省,重點督察各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突出環境問題解決、落實環境保護責任情況。
【環保督察由來】
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強化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督促地方黨委和政府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有力措施。
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明確:中央組織環境保護督察組每兩年對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督察一遍,國家成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由中組部、環保部、發改委等15個部委為成員單位,中央環保督察組組長由現職或近期退出領導崗位的省部級干部擔任,副組長由環保部現任副部長擔任。
【督察主要對象】
中央環保督察的對象,主要是各省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并且下沉到部分地市級黨委、政府,黨政企同督,重點在督政,督察環境保護方面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落實情況。
【督察主要方法】
聽取匯報、調閱資料、個別談話、走訪問詢、受理舉報、現場抽查、下沉督察。
【督察主要步驟】
省級層面督察:與省級領導還有省級部門領導個別談話,調閱省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資料,走訪主要承擔環保職責的有關部門,同時受理信訪舉報;
下沉地市督察:針對督察準備和省級層面督察梳理出的問題和線索,下沉到部分地市進行調查取證核實;
梳理分析歸檔:對前兩個階段的工作進行梳理,形成一些基本觀點和報告框架,同時根據需要,還可能對未下沉地市的突出環境問題進行取證,開展有針對性的補充督察。
【督察主要內容】
一是黨委、政府對國家和省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主要包括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環保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環保計劃規劃及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環境監管執法能力保障情況、環境監管執法重點任務的實施進展及經濟發展和環保資金投入情況。
二是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主要包括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區域性和流域性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群眾反映強烈和社會影響惡劣的偷排偷放及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等方面的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重大環境安全隱患問題及處理情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
三是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情況,對環保工作的研究部署、制度建設、責任落實、督促檢查及工作成效、責任追究和長效機制建立等情況。
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分批次完成了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環保督察工作。2017年內,還將要完成15個還沒有進行中央環保督察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督察任務。
【督察主要成效】
2015年底,中央環保督察在河北拉開試點帷幕。在河北試點之后,第一批、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相繼展開,第一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共向當地政府交辦群眾來電來信舉報環境問題13316件,其中責令整改9722件,立案處罰2906件,共計罰款2.25億元,8省、自治區共立案偵查215件,拘留327人,約談2275人、問責3492人。截至2016年12月30日,第二批7個督察組共計受理舉報26330件,累計向被督察地方交辦有效舉報15396件,地方已辦結12005件,其中責令整改10512家,立案處罰5779家,罰款24303.2萬元,立案偵查595件,拘留287人,約談4066人,問責2682人。
目前,河北、山西、湖南、四川、貴州、福建等很多地方都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開展環保督察,計劃用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對所轄區域開展全面督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