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癌癥中,啟動子序列的甲基化能夠體現腫瘤的發展情況,是比許多基因指標更具優勢的生物學指標。對癌癥進行早期檢測,就好像DNA中所發生的改變,或許能夠幫助增強研究人員對癌癥的診斷和療法的進行,同時還能夠幫助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該方法能夠對DNA甲基化進行檢測、計數并且繪圖,而DNA甲基化是癌癥發生的一種警示性標記。
癌癥診斷新技術:利用2D納米孔檢測DNA甲基化 這種新方法能夠將DNA鏈穿過名為納米孔的小孔結構中,而這種納米孔位于一種電流能夠通過的薄層材料上;Jean-Pierre Leburton教授表示,一個或者一系列甲基化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存在很多甲基化,而且其又緊密“包裹”在一起,那么就會帶來有害的影響;DNA甲基化實際上是癌癥的開始階段,因此研究者想通過研究檢測DNA甲基化的水平以及這些甲基化之間的“親密程度”到底如何,這就能夠告訴研究者癌癥所處的階段。其它利用納米孔來檢測DNA甲基化的方法的分辨率都有效,而本文中研究者在僅有一個原子或分子厚的平板材料上打了一個孔,這個孔能夠被鹽溶液淹沒,而且電流能夠驅動DNA分子穿過該孔。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嘗試了一種略微不同的方法,他們將電流直接應用于孔周圍的導電片上,這樣研究者就能夠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模擬方法,在甲基化的DNA穿過孔時檢測不同平板材料上的電流,比如石墨烯和二硫化鉬。研究者Leburton說道,我們的模擬結果表明,測定穿過膜的電流而不是溶液中的電流似乎更加精確,如果有兩個甲基化緊密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有10個堿基對時,研究者仍然能夠清楚觀察到。 目前研究者Leburton的研究團隊正在同其他研究人員合作來改善DNA的螺旋方式,從而就能夠切斷電信號中的噪音來幫助進行實驗驗證研究者模擬實驗的結果。 編輯點評 近年來,人們開始研究用納米孔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篩選分析。由于納米技術與生命大分子以及亞細胞結構在空間尺度上的吻合,前者的發展為蛋白質、DNA以及細胞器等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