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傳感器行業在國內市場中占有的份額還不高,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將中國傳感器企業與國際先進企業間的差距穩定在現有水平上,是一個比較切合行業現狀的目標。
物聯網被稱為繼移動互聯網后下一個風口,近年來,國內物聯網創業團隊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傳感器是物聯網發展及其重要的基本環節,中國是世界物聯網發展熱力最高的國家或地區之一,任何物聯網巨頭和傳感器大廠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
但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物聯網特別是傳感器行業在市場中占有的份額還不高,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行業需要有組織帶領行業不掉隊、加速跑。
2016年4月9日,在工信部的支持和指導下,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正式成立。CITE2017展會上聯盟帶領會員單位聯合參展,記者采訪了聯盟秘書處周笛,請她講解一年來聯盟工作開展情況,如何幫助物聯網領域企業特別是傳感器企業發展的。
提供心無旁騖、專注細分的服務
聯盟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的大力支持,秘書處設在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周笛告訴記者,“一開始聯盟就定位為非盈利組織,我們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更好的促進中國傳感器、物聯網行業發展?!?o:p>
聯盟主要通過5種方式服務會員:
1、承擔國家戰略課題和規劃
2、建設產業生態圈
3、組織行業交流活動、需求對接會;
4、制定行業標準;
5、溝通國際合作(比如參與境外展會和學術會、邀請國外專家)為會員單位引進國外資源。
去年成立時,聯盟有100多家會員,今天已經發展到300多家。聯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免有人擔心:物聯網涵蓋的細分領域非常廣,會員多了,會不會顧此失彼、會不會提供的服務缺乏針對性?周笛指出,“我們會按不同領域來服務與管理,比如我們時常組織專題研討會議,會議主題和嘉賓聚焦在各個細分領域,在如汽車電子、生物醫療、工業傳感器、環境監測等,內容分享也必須是行業干貨。”
力保國內傳感器國內外差距不拉大
國內傳感器企業有兩大短板:
1、體量都不太大。企業難于形成規模效應,成本偏高。
2、技術突破不夠快,技術產業化能力不足。
中國傳感器企業與國際先進企業間的差距穩定在現有水平上,是一個比較切合行業現狀的短期目標。CITE2017同期舉辦的“中國高端芯片聯盟第二次理事大會暨第二次會員大會”上,聯盟正式成為中國高端芯片聯盟的首個分聯盟。正式加入“IC國家隊”后,聯盟將在各個層面對接高端芯片聯盟,積極推進中國傳感器芯片及應用系統的創新驅動和生態鏈打造,共同推動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加速物聯網產業的各項智能化規模應用。據悉,2017聯盟工作重點還包括:組織會員單位針對“傳感器技術”和“物聯網通信技術”兩個方向制定相關國家或者行業標準;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國際資源加速行業發展。
編輯點評:對我國傳感器產業來說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的成立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將讓我國傳感器企業在物聯網大潮中獲得長足發展,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先進企業間差距。相信未來在聯盟的帶領下,我國傳感器產業將加快行業發展速度,取得更輝煌的成果。
標簽:傳感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