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8個調查組,5600人,25次輪換,為期一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向京津冀及周邊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席卷而來。不提前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4月15日,第一批專項督查組,已經對開發區開展了督查問題不少,企業必須高度注意——
督查組查什么
此次強化督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
督查組怎么查
督查檢查“不提前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
各督查組應對照環保部每日提供的相關信息及被督查城市提供的名單,采取隨機抽查與‘熱點網格’相結合的方式嚴查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以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督查組會報送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同時還會用電子件抄送給各區域環保部門,督促地方嚴肅查處,舉一反三,盡快整改到位。
企業應該做些什么
4月15日,第一批專項督查組在開發區督查期間,有個別企業限制督查人員進場檢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阻撓行政主管部門對現場進行核查的,相關負責人將被移送公安機關。(濟南企業阻撓執法已被警方傳喚,同時停產整頓。)借此,開發區環保局特別 提醒并要求全區企業:
對企業人員開展教育,嚴禁阻撓出示合法證明的環保執人員對企業的現場檢查,一經發現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立即開展自糾自查,對涉及環保的各項工作認真梳理,特別是容易被忽略的危廢管理問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根據督查檢查重點,做好企業相關資料、證明等檔案工作的整理,隨時做好備查工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