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但沙漠干燥空氣中,能“擠”出水嗎?《科學》雜志日前發表的一項成果表明,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裝置,竟然從無所不在的空氣中“擠”出了水。
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研制出一種原型設備,只利用太陽能,就可以從濕度低至20%的干燥空氣中制取出數升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利用金屬鋯與己二酸設計了一種名為“金屬有機框架”的細沙狀多孔材料,而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在新研制的吸水器中,將這種細沙狀多孔材料夾在一塊太陽能吸收器與一塊冷凝板中間。
設備工作時,細沙狀多孔材料從空氣中吸附水蒸氣,太陽能板負責加熱,促使水蒸氣釋放進入冷凝板,在冷凝板上凝結成液態水,最后滴入用于收集水的容器中。
研究人員說,在濕度為20%至30%的空氣中,每12個小時,1千克細沙狀多孔材料就能“擠”出2.8升水。但這種效率可能通過進一步改進設計得到提高。
據了解,現在還沒有其他方法在不需動用額外電能的情況下,用有濕度的空氣制備水,即便是家用除濕機也不例外。
研究負責人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奧馬爾·亞吉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制作一種急救工具,如果您身處沙漠,靠這種裝置就能有水活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