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11時23分,一個刻骨銘心的時刻,我順利通過了出世前的最后一道考驗——水壓試驗。現在,我整裝待發,即將奔赴屬于我的舞臺。
我的學名叫福清核電5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英文簡稱RPV。作為“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的福清核電5號機組是“華龍”家族中的嫡長子。而我則是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工程壓力容器。“華龍”家族承載著我的設計者——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人第三次奮斗創業的夢想和使命,我的“處女秀”也具有非凡的意義。全新的方案造型、全新的設計理念使我不同于以往的兄弟姐妹,但也給我的出世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我和我的設計者們都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放棄,我們一起披荊斬棘、沖破黎明前的黑暗,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我很驕傲,也為我的設計者們自豪,他們不僅造就了我,也助力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自主創新夢想的實現,助力中華龍的騰飛。
方案初問世
核動力院人早就想開發三代核電家族。還在二代加核電技術風行之際,他們的眼光就投向了我們。在二代加核電工程設計的基礎上,他們研制開發了新一代堆芯結構——“177堆芯”,自主編制了壓力容器的總體結構方案文件,也就是我的雛形。后來又研發了CP1000設計方案,這些都是我的家族淵源。日本福島核事故后,為了更好地保障核電安全,他們在設計中撤消了壓力容器底封頭上的測量貫穿件,將所有測量管座集中在上封頭,即形成了ACP1000也就是“華龍”家族的一部分。一體式CRDM密封殼、增大筒體與吊籃組件的水隙、60年設計壽命、長壽期輻照監督等設計方案,成了我的家族徽章。
說著簡單,但我的家族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繁榮的。這一步步的堅實腳印,滲透著核動力院人豐厚的設計底蘊和自主創新的奮斗精神。我的“出生證明”上顯示,壓力容器圖冊的定型幾番增改。我的頂蓋圖紙在完成編校工作后又進行了適應性修改,一個月之內連改三版,最終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設計來保駕
作為家族嫡長子一脈,我在孕育期的每一次胎動都牽動著采購、制造、設計及電廠等多個方面。設計文件和圖紙轉到制造廠后,采購方就要求設計師團隊進場開展貼身技術服務。我的兩組專業負責、認真職守的保姆,一組是采購方監造,負責我的孕期發育進度;另一組就是設計師,負責我的生長狀態及發育質量。
有了專業貼身保姆,讓我受寵若驚,可壓力容器專業組的設計師們卻“壓力山大”了。他們不僅是我的直屬設計師,也是別的項目的設計師和技術顧問,工作已經排得滿滿當當,還要負責我的健康,人手方面顯得極為緊缺。組長邱天安排了輪值制,時間稍有寬松的設計人員帶上電腦和幾件換洗的衣服,來到了我的身旁,隨時監控著我的每一次“胎動”,讓我能悠然而安心地成長。從2014年國慶節到現在,530多天的日日夜夜,他們始終在我的身旁,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我。每兩個月換上不同的面孔,但同樣的貼心、同樣的周全,在每一次焊接、每一次檢驗、每一次流轉工序中。我收獲了一份特殊的喜悅,更收獲了一份真摯的感動。
為了我的成長,大家都付出了許多。核動力院福清項目辦組織人員定期進行設計、制造相關的情況考核,聽取進展匯報,監督我的生長進度和健康;還安排了專人每天定時清理制造廠的往來函件,確保技術函件的正常回復,以保障我的制造進度。
制服變形記
我們壓力容器就位后都有一套制服,起到保溫、減少熱量損失的功能。我的制服不僅要高端大氣,還要有內涵、有格調,于是制服的設計一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堆腔冷卻水注入系統(CIS)是我們家族的新設系統,也是一大亮點,但對設計師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該系統的設置以及對輻射標準的嚴格要求,對制服的設計和采購產生了直接影響。去年1月28日,經過了足足16個小時的頭腦風暴,才確定了各方認可的初步解決方案。去年2月5日,召開了制服后續設計和采購工作討論會,我的制服設計師們要在春節期間對制服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積極與潛在供貨商進行溝通,充分調研其他三代機組的相關設計,完成詳細的匯報材料。
制服設計的緊急任務突然出現,將周圍愈來愈濃的新年氣氛瞬間驅散得無影無蹤。大家肩上的壓力陡增,深感責任重大。他們無暇顧及太多,唯有做好本職工作。我的直屬設計師們——反應堆壓力容器專業組人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歡度新春佳節的機會,在假期連續加班加點。短短幾天,徹底理清了屏蔽保溫層結構設計當時面臨的技術問題,對其他三代核電項目反應堆壓力容器保溫層的相關要求進行充分調研、分析,與國外保溫層相關供貨商進行技術交流,反饋自己的方案設計,進行討論分析。經過幾天的奮戰,最終形成了詳細的交流材料,與總包方完成了技術交流,大力推動了我的制服結構的設計定型。
質量敢為先
質量,關乎一個工程項目的生命,也關系到我的運行表現,我的設計師們心中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我的本體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后續的成長和發育。為此,專業組的設計人員開展了本體材料鍛件的評定工作,前期就開始制定鍛件評定方案、審查制造廠鍛件評定大綱。從鍛件投料伊始,設計人員就參與了制造過程中重要節點的見證工作,重要鍛件如筒體、封頭等更是關注之重,多方奔走中延續了近一年的工作,在熱烈的鍛件鑒定會中圓滿結束。
在制造過程中,對質量的關注更是貫穿始終。由于我的設計標準為新版的RCC-M標準,有別于直屬設計師們常用的舊版本,他們在處理制造廠的技術聯系單時,進行了多方位思考,經驗結合實際,慎之又慎。最近,我的“履歷簿”上出現了一個熱處理的不符合項,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嚴謹和高效。駐扎制造廠的設計人員先期對不符合項及處理方案嚴格把關,留守核動力院的設計人員加班加點進行分析評價,身處核電現場的設計人員積極與業主溝通答疑解惑,實現了大連、成都、福清三地聯動。這一場面讓我的心中暖暖的!
技術大衍展
我們華龍家族的技術是基于前期積累的傳承,更是自主創新的改進。家族成員也在陸續添丁進口,國內國外,家族的兄弟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繁榮。在傳承與改進的過程中,我的夢想越來越大,設計師的志向也越來越雄偉。在研制期間,他們積極推動壓力容器設備和相關部件的國產化,以求自給自足,并進一步將眼光瞄向出口。對于長期依賴進口的部件,如C型密封環、金屬保溫層、輻照監督管、整體式螺栓拉伸機等,設計方主動與國內具有研制基礎的相關廠家聯合研制,實現技術與工藝的有機結合。在我們華龍家族組建的當口,實現了諸多部件的國產化,減少了國外技術的掣肘,為家族爭得了榮譽和尊嚴。將來,你們會在我的兄弟姐妹身上看到更多“Made in China”。
同時,為了保障華龍家族的良性發展,他們積極申請相關的科研技術專利,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項,保護了相關技術權益。
看著身邊人員的忙碌,我感慨不已。他們連續忘我地工作,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一絲埋怨,更沒有絲毫的懈怠,腦海中只記得自己的工作任務。我一步步健康成長,離不開設計、制造人員一點一滴的關注。我的問世,是你們的驕傲和自豪,我以你們為榮。不遠的將來,我也將奔赴我的前程,承擔我的歷史使命,但我不會忘記你們的呵護和言傳身教。作為“華龍”家族的嫡長子一脈,我的未來注定不凡。我將帶領兄弟姐妹們創造輝煌燦爛的歷史,騰飛于華夏!你們也將以我為榮!(張亞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