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關注度的提高,一種民用型PM2.5檢測儀,也被稱為霾表的產品火爆起來,為確保霾表的準確度,國家質檢總局開展了一次風險監測。
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質量監督處處長吳向前:這次我們組織對30批次的霾表,進行風險監測,這30批次的霾表都是從電商平臺購買的,通過我們的分析,有29批次沒有明確標識企業標準,這就給我們的霾表的質量帶來一定的隱患。
30批次的霾表樣品29批次沒有標注執行標準
30批次的霾表樣品,29批次沒有標注執行標準,單從外觀上已經發現問題嚴重,那么霾表的內在質量又如何呢?記者來到承擔這次風險監測任務的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繼續了解情況。
所謂霾表示值差出十幾倍
檢測人員首先將4臺樣品平均擺放在粉塵濃度測試儀計量裝置底部,調節粉塵濃度。記者卻注意到,當測試倉內PM2.5細顆粒物顆粒濃度達到300微克每立方時,測試艙內的樣品有一臺讀數最終顯示為14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一臺讀數在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還有一臺顯示僅為25微克每立方米。
據專家介紹,這次風險監測統一設定霾表樣品的試驗數據如果誤差超過了正負20%,就視為不符合參考標準的要求。根據測試的結果統計:
本次檢測的30批次樣品,在100微克每立方米的測試濃度時,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批次達到93%,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也有46%。
在500微克每立方米的測試濃度時,所有樣品示值誤差都不符合參考標準;測量重復性方面樣品不符合參考標準比例為46%。專家介紹,數據顯示,這種試驗條件下,30個樣品沒有一臺示值誤差和測量重復性同時達到正負20%的精度。
為了保證風險監測結果盡可能的全面客觀,檢測人員又參照參照 《室內空氣凈化器凈化性能評價要求》對三十臺樣品進行了檢測。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高級工程師 沈浩:就是模擬靜態的一個房間,里面添加一定的污染物濃度,然后將儀表放在里面,和標準的儀器進行比較,這樣一個測試方法。
檢測人員介紹,這次檢測是在測試艙內模擬 PM2.5分別為50微克/立方米;100微克/立方米;250微克/立方米;500微克/立方米四個不同濃度條件下進行的,記者看到,除了樣品之外,檢測人員還將另外一臺儀器同時放入了測試艙中。檢測人員介紹,放入的這臺儀器叫做參比粉塵濃度測試儀,是一種專業的計量器具,主要用于粉塵濃度的測試。它的顯示數值單位是毫克每立方米,由于被測樣品的顯示數值單位是微克每立方米,檢測人員在記錄時需將它的讀數進行轉換后再與樣品讀數作比較。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檢測工程師聞真:因為我們的標準器已經經過了校準,就是當我們的儀器讀值達到50微克(每立方米)的時候,就可以基本上確認艙內的PM2.5濃度在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然后用這個值來比對周圍跟它一起放進去的那些霾表進行檢測。
由于香煙煙霧粒徑分布中PM2.5顆粒物占比達99%以上,所以檢測以香煙為污染物持續通入30立方米的測試艙,檢測人員同時打開均勻風扇和攪拌風扇,在測試艙內煙霧濃度穩定后,讀取不同被測樣品的數據,記者注意到,專業參比粉塵濃度測試儀示值為0.257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257微克每立方米時,被測樣品一臺顯示讀數99微克每立方米,一臺顯示為28微克每立方米,讀數最高的一臺顯示為130微克每立方米,還有一臺顯示為68微克每立方米,顯然與經過校準的專業儀器示值差距不小。
據專家介紹,現場模擬實驗統一設定霾表樣品的檢測結果示值誤差限值為正負20%,那么超過示值誤差限值就視為不符合參考標準的要求。
本次檢測的30批次樣品中:
在PM2.5濃度為50微克每立方米時,73%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準。56%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
在PM2.5濃度為100微克每立方米時,86%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準,47%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
在PM2.5濃度為250微克每立方米時,90%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準。40%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
在PM2.5濃度為500微克每立方米時,86%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準。47%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
(原標題:網售霾表不靠譜 30批次樣品無一能在各工況下均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