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快速演進中的全球智能互聯終端之一,汽車正在成為物聯網的新入口。在這個關鍵時期,英特爾這一芯片巨頭也開啟跑馬圈地,搶灘無人駕駛等技術市場。
近半年來,英特爾新動作頻頻——從舉辦英特爾人工智能論壇,到成立人工智能產品事業部和人工智能應用實驗室;從CES2017上發布英特爾GOTM智能駕駛5G車載通信平臺,到宣布將要收購Mobileye延伸無人駕駛技術布局。英特爾正在發生的轉型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也超出了許多人對英特爾的傳統印象。
據統計,目前,全球前14大的技術公司里有12家已經宣布開發無人駕駛相關的技術,在汽車領域全球前14家的車廠已經有13家宣布要進軍無人駕駛的領域。在這么一個風口,作為無人駕駛計算平臺的玩家,英特爾已經開始在無人駕駛領域開始快速布局。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表示:“汽車正在成為英特爾布局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的重要領域。面向未來的無人駕駛,英特爾致力于以革命性的方式重塑駕駛體驗。”
眾所周知,英特爾由微處理器發家,借著計算機在上世紀的普及而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正是由于在計算機行業過于成功,想要接著之前在計算機行業的經驗去做移動終端業務,結果遭遇滑鐵盧,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下一個風口是人工智能,Intel當然不想再錯過,因此連連出手大舉投資。
今年1月,英特爾推出橫跨汽車、連接和云的全新汽車解決方案品牌——英特爾GO。并推出多個開發工具包,支持從下一代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到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等不同計算性能,以及業內首個5G就緒的無人駕駛開發平臺。
另外,在三月份,英特爾又以150億美金收購了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芯片公司Mobileye。收購的新聞瞬間刷屏,但是仔細想來也是在情理之中。英特爾自從去年開始就下定決心要大舉進軍人工智能,開啟了買買買模式,2016年連續出手收購了Nervana和Movidius兩家分別擅長服務器端和移動端機器學習系統的公司。
目前,人工智能最火的領域,除了服務器端提供AI服務(Nervana),移動端提供輕量級低延遲AI應用(Movidius)外,就是自動駕駛最火了,所以Intel繼Nervana和Movidius后的下一個收購目標選擇了Mobileye實屬合理。
雖然無人駕駛概念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非常火。但是,對于無人駕駛何時能夠落地,走進大眾生活當中,卻始終是撲朔迷離。目前,無人駕駛仍處于初始階段,因為這中間隨著技術方面,比如技術要涉及到數據的搜集、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此外,一個產品的落地需要一個過程,包括基礎設施的建立、還包括國內這些法規,這是很重要的。此外還包含比如保險相關的生態的建立,其實這些都需要時間。
一直以來,英特爾都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參與者。而且作為一個芯片廠商,英特爾著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其優勢就是提供覆蓋從終端網絡到云的全套解決方案。未來汽車電子潛力最大的方向就是無人駕駛,盡管目前無人駕駛仍處于初始階段,何時能夠落地實施仍是未知數,但是仍然無法掩蓋其獨特的魅力,成為英特爾想要實現價值的一個切入口。
當前來看,英特爾在無人駕駛領域已經走在了前列。但是英特爾能否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大做文章,帶動整個行業核心技術的提升,讓安全問題不再成為問題,真正為受眾帶來良好的體驗,還是留待時間來驗證。(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