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了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亞林教授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太赫茲近場高通量材料物性測試系統”項目啟動會。啟動會后,聯席召開了管理工作組和監理組會議。
太赫茲近場高通量材料物性測試系統項目啟動會召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車成衛副主任、王之中處長、陳克新處長,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牟乾輝處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朱長飛、科研部副部長王峰等出席了啟動會。項目負責人、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陸亞林教授帶領項目組全體成員參加了啟動會。管理工作組專家組長由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擔任,出席會議的管理工作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南京大學陳延峰教授、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劉益春教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孟國文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楊為進總工程師、北京科技大學張躍教授。項目監理組成員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孫玉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胡正國研究員。 車成衛副主任首先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本項目正式啟動,并指出了設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的重要意義。同時,他就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的定位、要求、設想、管理體制、項目管理部門、項目組織部門和項目依托單位職責等進行了說明。 朱長飛副校長代表依托單位作致辭,對與會專家和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中國科大將大力支持該項目實施,并對項目順利完成表達了美好祝愿。 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牟乾輝處長從項目的組織和監理角度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在南策文院士的主持下,管理工作組和監理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陸亞林教授所作的有關項目總體工作安排以及2017年度計劃的項目啟動工作詳細報告。隨后,何志剛、陸輕鈾和邵杰三位分總體負責人也就各自負責的分總體工作安排做了報告。 報告完成后,與會專家和領導與項目組成員就項目工作安排、項目組織實施、可能面臨的關鍵問題及技術難點等進行了熱烈交流和討論,對項目實施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大家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系統集成的難度,充分運用多種方式研究各分系統間的相互干擾問題,做好風險防控;項目設計和研制過程中要注重儀器研制與重大科學問題的關聯,充分考慮儀器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實用性;項目依托單位應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組在人力、物力、基礎條件等方面的支持。 最后,管理工作組和監理組經過討論和現場考察后認為,項目立項目標明確,總體設計方案合理,五年研制計劃可行;2017年度工作計劃具體,組織實施管理辦法可靠;項目承擔單位具有很好的學科支撐條件和先進的公共科研設施,為該項目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臺。管理工作組和監理組認為,該項目具備了啟動研制工作的充分條件,一致同意盡快啟動該儀器的研制工作。 “太赫茲近場高通量材料物性測試系統”于2016年11月獲批實施,期限自2017年1月起,至2021年12月。項目目標為研制一套全新的太赫茲近場高通量材料物性測試系統,系統將通過集成可調諧預聚束太赫茲自由電子激光與寬譜脈沖光源、探針和樣品雙掃描模式等核心技術,實現在可控溫度、矢量磁場、電場等條件下對功能材料在寬太赫茲譜段范圍的復光學常數的高空間時間分辨、高靈敏測量,并通過復光學常數與功能材料的特征物性之間的共性關聯,揭示與之直接關聯的功能材料特征物性,可以實施材料物性精密測量和快速材料篩選,儀器研制成功后有望在材料基因組工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上獲得重要應用,對進一步發現新材料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編輯點評 上海市在儀器儀表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希望項目組成員繼承傳統,抓住機遇、全力以赴,建立高效的管理推進機制,依靠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的支持,在基于太赫茲技術的新一代危險品分析檢測儀器開發方面做出重要突破,形成高精尖設備的開發能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