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2017年將是人工智能從前沿科技走進實用的重要一年,其中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充滿了想象空間。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其競爭格局也會日益明朗,2017年或拉開人工智能結合新篇章。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在2017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到了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更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在經過快速發展期后,人工智能產業利潤也開始逐步釋放,從近期國家扶持增加,企業轉型頻繁情況來看,“智能家居與人工智能結合”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趨勢。
根據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9.7%,人工智能發展前景極為廣闊。與此同時,《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明顯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
未來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產業格局將會變得“多態、長尾、碎片化”,智能家居跟手機一樣會變得具有個人的用戶產品的特性。根據智裝委的分類,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包括控制主機、智能照明系統、電器控制系統、家庭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系統、對講系統、視頻監控等共二十個類別,各個類別智能家居系統產品都將得到一定的發展。
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其競爭格局也會日益明朗,總的來說,智能家居行業的競爭主力將分為四大陣營:終端廠商、互聯網公司、視頻網站、運營商。
終端廠商的代表企業為美的、海爾,已布局領域為硬件,產品形態:智能電視、智能家電等,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
而互聯網公司代表企業為BAT、小米、360,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盒子、路由器、隨身WI-FI,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獲取數據,后向運營、占領入口,疊加服務;
視頻網站代表企業為樂視,愛奇藝等等,已布局領域為硬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運營商代表企業為電信,移動,聯通,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應用、路由器,商業模式為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入駐,如今市場上出現了大把大把的智能家居、家電等產品,但是真正銷量不錯的卻不多。其實這并不是用戶不愿意買單,而是產品本身不過硬,導致用戶體驗較差。對于從事于智慧家庭的企業來說,更多還是要靠落地的創新技術、優質服務以及過硬產品。
今天,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但是最終的落地還是需要靠企業來實現,有些企業甚至動不動就把自己的智慧家庭戰略一頓吹噓。要想真正在智慧家庭領域有所成就,就應該少炒作概念,做實做強智能家居產品,贏得消費者的口碑與青睞才是關鍵。(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