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瑞士機器人創新對中國的啟發

作者: 2017年04月10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更新于2017年4月7日06:16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石澤為FT中文網撰稿  【編者按】人工智能(AI)的發展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歷了過去一年中對AI的憂慮和倫理討論之后,新的一年大家越來越關注AI領
瑞士機器人創新對中國的啟發

  更新于2017年4月7日06:16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石澤為FT中文網撰稿
  【編者按】人工智能(AI)的發展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歷了過去一年中對AI的憂慮和倫理討論之后,新的一年大家越來越關注AI領域的創業機會,人工智能隨之成為今年創投圈的新風口。那么,國外的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中國有什么樣的啟示?以及中國人工智能創業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等,FT中文網近期組織人工智能專題,編輯事宜,聯系閆曼man.yan@ftchinese.com。
  包括機器人在內的高新技術發展,都離不開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從文化來說,瑞士更開放和包容,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并且想付諸實踐,在瑞士相對于歐洲其他地方會更容易。瑞士開放的精神是傳承自中世紀宗教改革,從那時起逐漸匯集了鐘表業、貿易、銀行、化工的各方面人才,在經濟方面的獲得了很高的成就。開放與包容的政策和精神也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將總部或者歐洲總部設立在瑞士。在科研方面,瑞士的大學也有極高的開放性。大學之間的合作,瑞士與歐盟以及其他國家的合作都相當緊密。
  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當下是世界性的話題,局限在瑞士或者歐洲都是狹隘的。由于溝通更加容易,目前NCCRRobotics(瑞士國家機器人能力研究中心)的大多數合作都在歐盟,與美國、日本的大學也有不少合作項目。在國家機器人日,有來自于美國、日本、中國的人參與。對于NCCR下面的創新公司來說,中國是他們感興趣的潛在合作方,比如NOONEE就去了中國,進一步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NCCRRobotics也為碩士、博士、博士后建立了國際交換項目,比如,在洛桑理工學習的同學可以去洛杉磯的教授那里做半年的科研。
  通過對NCCRRobotics以及瑞士機器人行業的了解,也能為國內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
  注重公眾教育與市場培育
  引導公眾從正面看待“機器人”非常重要,這個產業需要公眾的理解,對于消費機器人領域,這也是很重要的市場培育工作。到目前為止,可穿戴機器人還處于為特殊人群例如殘障人士提供服務的定位上。媒體上經常會出現機器人是否將取代人類的討論,普通人對于機器人的認知或許來自于科幻電影、小說,難免會失之偏頗,很多機器人對于公眾而言,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所以NCCRRobotics會通過媒體告訴公眾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遷都
  遷都爭論的再思考
  復盤世界遷都史上的失敗案例,和研究成功案例同樣重要。遷都是升維國家的機會,存在帕累托改善式的多贏可能。
  比如,NCCRRobotics開發了一種簡單的開源機器人,教師可以用它來教兒童學習計算機。研發出這個機器人的教授會給老師們開研討會,老師們回去以后通過機器人來教育小朋友,小朋友回家以后會和家長交流……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教育的逐層傳遞使機器人變得不那么讓人“害怕”。機器人可以作為教育的輔助工具,教會小朋友們機器人是什么、怎樣工作,也可以教其他學科。有的兒童有缺乏自信心、學習困難等問題,老師讓小朋友教機器人如何寫字,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和興趣。這種機器人可以作為輔助工具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他們會以這種方式告訴大家,機器人不是代替人類,而是輔助人類的。
  去年10月,NCCRRobotics還在蘇黎世舉辦了一次類似于奧運會賽制的半機械人運動會:Cybathlon。比賽共分6個項目,由殘障人士各自選擇一個公司或者科研機構合作共同角逐冠軍,來自于26個國家的一百多選手參賽,賽前大量的宣傳吸引了超過5000人現場觀賽,BBC和CNN對此進行了報道。通過比賽,大家會理解新的科技將如何幫助人類,比如機器關節是做什么的,因為這些技術還不被普羅大眾所熟知。這個活動的項目創意和前期資助來自于NCCR,但是后來,活動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以至NCCR已經無法獨立完成。
  提高技術商業轉化率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報告——突破性創新與經濟增長》,美、日、德等工業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以公司為主導的前沿創新力量;而目前中國的創新格局以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的貢獻為主。從2005年以來提交的首次專利申請情況看,中國在機器人技術領域提交的首次申請量超過世界總量的25%,為最高的國家占比。日本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的首次申請量從未超過總數的10%。相比之下,中國的學術通常占比最高,在機器人技術領域超過50%。這一方面可能說明中國公司在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較為有限,這可能意味著技術商業化轉化率更低。因此,發展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的關鍵是提升大學、科研機構研發成果的商業轉化率。或者說,讓機器人產業相關基礎研究與商業開發之間聯系的更緊,在研究與產業之間建立更順暢的溝通渠道,在創新鏈的前端進行引導,最終使研發更符合市場導向,提升大學、科研機構的商業轉化率。就是說,對于中國,在機器人領域建立更為立體的創新組織結構,促進創新生態的血液循環,比單純的給機器人企業研發補貼或者減稅會更有價值。
  開放創新同樣適用于機器人產業。在機器人領域,瑞士較強的體現開放與交流的特征。通過NCCR,各個大學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產業的科學家有機會經常在一起交流。通過產業日等活動,產業和商業彼此開放溝通,形成良好的互動,學術方面,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學術交流也比較活躍。創業公司對于來自于全球的資金和資源同樣表現出較高的興趣。整體而言,開放包容的創新文化更有利于自下而上的創新活動發展。
  警惕機器人產業園的盲目發展
  高額的人工成本和物價、強勢瑞郎的壓力,以及有限的國內市場,使得瑞士高科技型創業企業從創立起就要具有國際化思維,這樣的市場環境使得只有高度創新性的公司才能立足。由于不同的國情,在創新路徑上,中國與瑞士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很多領域是基于已有技術的二次創新,然后利用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形成了在創新方面的競爭力,比如騰訊。目前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被跨國公司占有,國內機器人公司大部分尚缺乏制造核心零部件能力、產品趨于同質化。中國應該嘗試哪種競爭路徑?如果盲目發展機器人產業園,鼓勵并不具備條件的企業進入機器人領域,最后可能出現和“白色家電”行業類似的踩踏局面,走上靠價格競爭的老路。而對于機器人這樣需要國家支持的突破性技術,產業政策和激勵創新的思路可能要變一變了。

 

(來源:FT中文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