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國企業依靠創新驅動獲得長足發展,但相對技術創新來說,管理創新仍較為薄弱。業界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工具等技術手段發展,企業正在供應鏈、產業協同、服務供給等多個層面,推動管理創新,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推進商業模式創新,探索多種形式的管理創新?!敝袊髽I聯合會會長王忠禹25日在2017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上說,要把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運用到管理的各個環節,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建立持續盈利的經營模式。
海爾的互聯工廠模式一直為業界津津樂道?!耙曰ヂ摴S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模式構建了一個新生態,形成包括終端用戶、企業、服務于企業的生態資源的3個雙邊市場,參與者可以零距離接觸,實現大規模定制,提升企業競爭力。”海爾集團副總裁陳錄城說。
不少企業通過創新服務方式獲得豐厚市場回報。成立于1997年的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務于石油化工、能源化工方面的技術服務公司,依靠自身在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全套創新體系,近些年取得飛速發展。2010年上市時,公司市值僅為30億元,目前市值已近760億元。
“依靠單一的技術創新,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實現自身發展非常困難?!比郗h??偨浝砹挚普f,三聚環保給客戶提供從技術到金融資本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先進核心技術的同時,滿足客戶融資需要,實現客戶與企業同步發展。
此外,企業可以選擇的創新方式,還包括推進精益管理,加強內部成本管控,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和優化配置,創新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通過組建聯盟、投資合作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加強供應鏈管理,推進上下游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等。
國際上也有一些管理創新的先進案例,對我國企業創新具有借鑒意義。如,谷歌公司通過管理過程透明化,激發員工經營意識和創新精神;GE公司推行零層管理,提高組織運作效率;寶潔和生產商無縫協作,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運作效率等。
“總體上看,我國企業管理水平不高,仍存在管理思想和體制機制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基礎薄弱、管理較為松弛等問題,以至于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核心競爭力不強。”王忠禹說。
他認為,科技和管理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創新驅動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只有堅持不斷創新才能轉動科技和管理這兩個“輪子”,帶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