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17年3月31日05:46英國《金融時報》EmilyFeng北京報道
當本月北京關停最后一座燃煤電廠時,官方媒體宣稱,飽受霧霾困擾的北京由此成為中國首個全部實現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但能源專家表示,這種斷言大體上是在“漂綠”(greenwash),因為北京大部分電力都輸自京外污染同樣嚴重的電廠。
華能北京熱電廠(HuanengBeijingThermalPowerPlant)周圍是一片外觀銹跡斑斑的倉庫、各種修車店以及農民工租住的雜亂的磚房。按照前幾年公布的一項計劃,北京要陸續關停本市最后4座燃煤電廠,代之以排放約少一半的燃氣熱電廠,而關停華能燃煤熱電廠就是這項計劃的最后一步。
“咱就是一個普通的干活的,不太關心空氣、環境啥的,”在該電廠附近住了4年的建筑工人馮華偉(音)說,“但我覺得全關了是好事,污染就不會那么重了。”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道稱,華能一年需要燃煤176萬噸,將其關停將有助于降低北京市的有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
但北京市70%的電力來自外埠,其中大部分來自山西和內蒙古,通過經由河北的輸電線輸入北京。這3個省(自治區)都擁有龐大的煤電裝機容量,而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北京用電量的逾60%仍來自燃煤發電。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北京代表處的氣候與能源問題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這意味著關停華能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北京(一年)仍要消耗約1000萬噸煤。我們希望看到煤炭消耗量更快、更大幅的下降。”
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特朗普的新要價
劉遠舉:世界政治是一個精巧的局,相互依賴制約,形成均衡。現在,特朗普可能會改變中美關系均衡的重要變量。
綠色和平(Greenpeace)的氣候與能源活動人士董連賽承認,本地有害污染物排放減少,包括粉塵、二氧化硫、重金屬,對北京居民有好處。“但是,說北京全部依賴燃氣熱電廠,未免把問題太簡單化了。”
北京市的能源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缺口;全市27座電廠的總裝機容量剛超過1.1萬兆瓦,僅能滿足本市約一半的能源需求。
因此,根據可獲得的最新數據,2014年,北京市從中國北方產煤大省輸入的電量為570億千瓦時。
令專家們擔心的是,北京市關停燃煤電廠并不意味著排放總量下降。
“我們最關注的是,這樣做不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為其他省燃煤發電增加也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楊富強說。
盡管如此,大多數環保主義者、能源政策專家都稱贊北京市關停燃煤電廠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保爾森研究所(PaulsonInstitute)副研究主管安德斯•霍夫(AndersHove)表示:“北京市關停最后一座燃煤電廠意義重大,因為對目前面臨空氣質量問題的更廣大地區——北京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言,這很可能是一個預示未來形勢變化的先兆。”
中國已經采取了重大舉措,力求提升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其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的占比達到30%。去年4月,能源監管部門宣布,中國暫停了約200座燃煤電廠的建設計劃,導致全球煤炭需求暴跌。
然而,中國的電網一直難以消納新型可再生能源發電。根據中國國家電網(StateGridCorp)的數據,由于輸電線路缺乏、電網容量不足導致無法并入電網而造成棄風和棄光,2016年,中國浪費了497億千瓦時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
北京嚴重依賴從山西和內蒙古輸入電力,而根據綠色和平的數據,這兩個省(自治區)因棄風限電每年浪費的電量相當于它們輸至北京的電量的30%
今年2月,在發現大量風電場完全沒有并入國家電網、所發電力無處可送之后,中國能源監管部門暫停了對6個省所有新風電項目的審批。
華能北京熱電廠周邊的居民對這種政策困境泰然處之。“那個廠似乎確實不冒煙了,”在電廠附近一處倉儲設施工作的金勒(音)說,“我到現在才注意到,因為北京市政府在重大(政府)會議期間就讓電廠停工。但是他們沒把電廠拆掉。他們可以隨時讓它復工。”(來源:中國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