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下文,批準溫州醫科大學省部共建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這標志著該實驗室正式進入國家重點實驗室行列,實現了我省省屬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該實驗室主任由溫醫大教授瞿佳擔任。
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含金量”頗高。根據科技部對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定位,它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扮演著“奠基者”的重要角色,處于國家科技創新的頂端。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專門提出,要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省部共建國家實驗室。
數據顯示,科技部自2003年啟動該項目以來,在全國重點高校、科研機構或高科技企業組建的高水平實驗室中遴選了300多家作為培育基地,截至目前只有20個實驗室通過評估“轉正”。
溫醫大省部共建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省政府作為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責任主體。按有關規定,該實驗室建設運行期為5年,省政府每年將為其提供不低于1300萬元建設、日常運行、開放課題設立和人才引進培養專項經費。
建設運行期間,該實驗室將立足視覺障礙防診治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和共性關鍵技術,重點圍繞視覺遺傳和發育、視覺功能和視光學、主要眼病發病機制和診療三個研究方向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科技部將統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和基地人才專項等國家科技計劃支持實驗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協助實驗室建立高水平國家科研基地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提升實驗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溫醫大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實驗室從2007年獲批成為培育基地到今年,剛好十年,可謂十年磨一劍。”瞿佳介紹,實驗室在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研究領域已國際“領跑”,獲批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意味著溫醫大作為地方高校實現了“地方隊”與“國家隊”的“同頻共振”。
在十年的培育期間,這個實驗室堪稱“碩果累累”: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研究、單純性近視防治的臨床研究及應用,這兩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兩次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獲“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項目、獲“863”計劃課題、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等多個課題;在視覺科學領域頂級雜志等發表影響因子大于3的SCI論文上百篇,等等。
溫醫大校長呂帆表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獲批是溫醫大辦學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將進一步帶動學校形成優勢學科群,提升學校學科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也將為溫州“鐵三角”建設在科技創新領域提供更大支撐。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