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然后就可以輕松騎行。
以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正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鋼鐵企業是否已經看到,遍地的共享單車就是遍地的鋼鐵需求?
“自行車王國”體量龐大
我國曾被稱為“自行車王國”,曾經有過人均1.27輛的自行車保有率記錄。可是隨著后來汽車的普及,自行車用量急劇下降,自行車企業也因為需求下降而陷入轉型危機。
如今,共享單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流行,無疑將給自行車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自行車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造車運動”。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官網報道,2016年以來,涌現的共享單車品牌有15~20家,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放,總計投放數量超過200萬輛。2017年,預計投放總量極有可能接近2000萬輛。當然從產能來看,這個數字還要更高。
以自行車老字號“飛鴿”為例,從2016年的12月開始,天津“飛鴿”自行車與ofo共享單車合作,共享單車每月的生產規模達到40萬輛,占到 “飛鴿”全年產能的1/3。據悉,天津富士達是ofo共享單車的主要代工廠,該廠在2017年收獲了ofo 1300萬輛的訂單,加上其他品牌的共享單 車,生產任務很重,有消息稱,富士達的工人每天工作11個小時,就連旗下負責出口自行車訂單生產的工廠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事實上,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共享單車的飛速發展同樣會帶來不小的鋼鐵機遇。中國自行車協會官網數據顯示,中國每年8000萬輛的產量,出口是大 頭,內需則在2500萬輛左右。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自行車總產量為8305萬輛,其中出口6265.3萬輛、內需2039.7萬輛。 而業內人士預計,僅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兩家巨頭2017年的產能預計可以達到3000萬輛,將超過往年的全國內需總量。
可帶來持續而多樣化的用鋼需求
以2000萬輛自行車的投放量為基數計算,自行車分為大于24英寸(610毫米)和接近24英寸兩種,目前國內流行的共享單車多為后者。這類自 行車的單車重量在20千克左右,其中用鋼量為車重的75%左右,即一輛共享單車的用鋼量在15千克左右,因此,2000萬輛共享單車就對應30萬噸的鋼材 需求量。
從量的角度來看,雖然短期內,共享單車市場并不會釋放巨大的鋼鐵需求,但這畢竟給鋼鐵行業帶來了新的需求亮點。
盡管共享單車也已經存在產能過剩,但是筆者認為,當前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區發展迅猛,市場的實際投放量很可能要遠超2000萬輛,由此帶來的用 鋼需求也會高于30萬噸。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一些地區已經出臺相關文件,規定共享單車3年時間強制報廢。這意味著共享單車的更新換代速度要遠高于一般自行 車,由此可以給鋼鐵行業帶來持續的用鋼需求。
自行車所需的鋼材包括帶鋼、鋼管、齒輪鋼、軸承鋼、高碳鋼絲等眾多產品,因此,共享單車拉動的鋼材需求是多樣化的。其中,帶鋼主要應用于車架、 車把、前后車圈、擋泥板等多個部分,鋼管則構成車架。目前,自行車生產廠家多從鋼管廠購買鋼管加工成車架;也有的工廠采購熱軋卷板,經過分剪、冷軋為帶 鋼,再制成管材或車圈。
就材質而言,據筆者了解,自行車生產過程中采用的主要鋼材品種是Q195F、Q215F、Q235F或SPCC冷軋卷板、SPHC熱軋卷板等。 自行車用帶鋼的厚度從0.5毫米到1.7毫米不等,其中擋泥板用厚度0.6毫米的帶鋼,車架用厚度1.2毫米到1.5毫米的帶鋼,車把、前叉用1.5毫米 的帶鋼,按頭部件用1.7毫米的帶鋼,用量最多的是1.0毫米~1.5毫米的帶鋼。自行車用帶鋼的寬度分別為68毫米、78毫米、81毫米、88毫米、 168毫米不等,其中用量較多的是68毫米、78毫米、88毫米的帶鋼。至于齒輪鋼主要用于制作飛輪,軸承鋼主要制作前后軸和曲軸,鏈條主要用鏈條鋼帶制 成。
“泛共享單車”的其他思路
筆者認為,目前,共享單車市場依然處于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時期,相關的配套管理措施并不完善。后期,隨著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這些基礎設施同樣會帶來一定的用鋼需求。
除此之外,需要提醒的是,相對于傳統的普通自行車,共享單車對于車體的重量有更高要求,鋼材需要向輕型化方向發展。因此,對于鋼鐵企業而言,想 充分分享共享單車帶來的鋼鐵紅利,必須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發出眾多適應自行車行業要求的高強度帶鋼,滿足共享單車對自行車輕量化的要求。
與此同時,在共享單車風靡全國的同時,共享汽車模式也開始逐漸走進中國市場。對于鋼鐵企業而言,這個時候要善于抓住共享經濟給行業帶來的新機遇,積極和相關制造企業或者,共同開發適合共享經濟的材料,共同推進共享經濟做大做強,從中獲得源源不斷的鋼鐵機遇。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