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環保+PPP模式前景廣闊 2020環保產業或達10萬億

作者: 2017年03月29日 來源:化工儀器在線 瀏覽量:
字號:T | T
自我國環境監測政策法規發布以來,在“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的作用下,我國環境監測不斷取得了成效。同時,環保+PPP模式也不斷取得廣闊前景。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

  自我國環境監測政策法規發布以來,在“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的作用下,我國環境監測不斷取得了成效。同時,環保+PPP模式也不斷取得廣闊前景。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近千字論述環保舉措已經足以證明,“藍天保衛戰”不是說說而已。政府的強勢扶持讓一些業內人士看到了環保+PPP模式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的前景,甚至預測2020年前后環保產業規模將接近10萬億,占GDP比重也會超過10%。

  環保+PPP模式獲市場青睞 2020環保產業或達10萬億

 1、環保產業高速發展,產業規模將超10萬億
  
  近年來,環保產業一直保持15%以上增長,從2012年的2.99萬億增加到2015年的4.55萬億,2016年超過5萬億。
  
  隨著“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以及“美麗中國”戰略的實施,我們預計2017—2020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將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2020年前后,環保產業規模將接近10萬億。
  
  屆時,環保產業占GDP的比重將從現在的7%提升到超過10%。

  2、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從“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濕地管理”、“河長制”直到新環境保護稅法,環保法律完善與時間賽跑,政府和企業不得不加強在環保方面的投入。
  3、“環保+PPP”產生化學反應

   環保產業項目投資大、回報周期長,PPP模式以未來的收費權換取現有投資,為民營資本更多參與環保產業創造了機會。
  
   在環保+PPP模式中,政府角色轉變,更多地是環保服務的采購者,而非實施者,也有利于企業發揮更大的積極性。
  
   2016年環保PPP項目數量978個,項目投資需求高達5264億。已成為PPP項目中的重要構成部分。
 4、借力資本市場,環保產業亟需龍頭企業

 對比國外巨頭,國內環保企業規模差距是比較大的。因此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加強整合并購,盡快培育龍頭企業。
 近年來證監會采取積極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上市,截至2016年6月,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節能環保企業數量分別達70家和59家。

   2月份在對人大常委會的材料中,證監會進一步明確表示:“將繼續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行上市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我們分析,在貧困地區、新疆企業實行事實上的注冊制之后,證監會很可能選擇部分行業實行“即報即審”的準注冊制,環保行業很有可能成為率先受惠的產業。
 5、環保服務業市場前景廣闊
  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環境產業結構中,固廢處理行業占比最大,其次是污水處理和大氣污染處理。
 按照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經驗,在進入快速發展期后與環境服務業相關的環境監測與環境分析服務、工業污染和土壤修復服務、環境咨詢與工程服務、以及區域綜合環境規劃在環保產業中將占有更大的比重。因此,新型環境服務業的相關業務未來有望高速增長,這部分業務的附加值也相對較高。
 我國環保產業結構
 6、2017是環保大年

  近千字專門論述環保舉措是17年政府工作報告最大亮點:
  (1)藍天保衛戰--大氣治理與尾氣在線監測;
  
  (2)燃煤鍋爐改造,特別是低質煤鍋爐改造;
  
  (3)高排放機動車尾氣治理與清潔能源汽車替代;
  
  (4)環境監測、檢查、治理的第三方服務;
  
  (5)土、氣、水的數據庫和信息化系統;
  
  (6)重點水源地、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綜合治理。
  
  7、環保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環保產業長期在GDP中比例過低,歷史欠賬大。
  
  尋找有潛力成為行業龍頭的環保企業參股或控股,是非常好的長期投資策略。
  
  環保產業發展是機遇更是責任,能做大環保產業的應當是那些具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
  
  編輯點評
  
  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環保+PPP模式獲市場不斷獲得青睞,2020環保產業或達10萬億。與此同時,環境監測與環境分析服務、工業污染和土壤修復服務、環境咨詢與工程服務、以及區域綜合環境規劃將獲得發展機遇。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