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分析儀是企業理化分析中常用的一種普及型計量器具,由于它使用方便,測試快速,因而廣泛用于現場分析,可以對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中的金屬元素百分含量進行定量檢測試。近日,南京麒麟科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泉正忙著籌備新產品上市,同時,為了提高研發能力,李泉還忙著聯絡多家規模型企業,準備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共擔研發成本,共享研發成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包括麒麟科學儀器公司在內,高淳區數十家中小企業在金屬分析儀器領域闖出了大市場,全國六成產品都屬于“高淳造”。
全國金屬分析儀器六成都屬于“高淳造”
60多家企業年產值超過4億元 要生產符合標準的鋼材,金屬材料分析儀器必不可少。筆者近日走訪位于高淳經濟開發區的麒麟科學儀器公司時,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一款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的使用方法。只見這臺分析儀高約1.5米,一頭和電腦顯示器、打印機相連。工作人員取出一小塊金屬標樣放入感應燃燒爐,并在指定位置加入類似試紙的金屬鎢粒測試劑,啟動機器后不到60秒,電腦即顯示出所測金屬的碳、硫含量。 像麒麟科學儀器公司這樣的金屬分析儀器生產企業,高淳區有數十家。分析儀器生產企業為何會集聚在高淳發展?這里面還有一段故事。原來,成立于1976年的南京第四分析儀器廠是高淳最早的分析儀器生產企業,也是全國首家。上世紀70年代,金屬材料分析領域技術專家金鐘屏從北京“下放”到高淳,為了感謝當地人的善待,他在高淳帶出了數十名徒弟,這些徒弟學成后有的成了公司骨干,有的離開公司自立門戶,曾經在南京第四分析儀器廠做銷售員的李泉也是其中之一。 1998年,李泉白手起家,創建了麒麟科學儀器公司,并逐漸將公司帶到了全區行業第一的位置上,2016年分析儀器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 高淳區市場監督局副局長趙亦星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區有13家分析儀器生產企業。到本世紀初,金屬分析儀器生產企業一度增加到60多家。高淳金屬分析儀器行業迎來黃金時期,上述企業年產值超過4億元,占全國市場六成份額。” 入行門檻低,核心技術仍靠從國外進口 早期高淳金屬分析行業主要生產中低端產品。趙亦星回憶說:“當時‘高淳造’產品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主要是購買原材料組裝,五六個人就可以組建一條生產線,再有兩三間房,就可以開公司了。” 當其他人還在依靠“組裝式”生產低端產品時,李泉已經意識到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他利用合作專家研發的專利技術,自主研發出第一代產品,投入市場后一炮打響,公司銷售額連續5年翻番。 在麒麟科學儀器公司研發的新品中,李泉最得意的就是2000系列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這款儀器的技術已經達到當時國際上的領先水平,國外類似產品的價格要六七十萬元人民幣,而我們這款產品的價格是18萬元。”價格上的巨大優勢,一方面讓麒麟科學儀器公司的產品打破了進口產品壟斷高端市場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迫使進口產品一再降價。 盡管成功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地位,但李泉也承認,國內產品仍無法完全實現自主化,高端儀器的一些核心部件因金屬精度要求高,目前仍需從國外進口。如何攻破核心技術難關,成為高淳分析儀器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 抱團研發共擔風險,力爭拓展海外市場 企業數量的增加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近年來,高淳金屬分析儀器行業一度處于低價競爭狀態,企業利潤率一再被壓縮,導致企業用于技術研發的投入越來越少,當地不少沒有研發能力的企業逐漸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最近幾年,麒麟科學儀器公司一直在堅持與科研院所合作,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但企業效益仍沒有突破性增長。在當下鋼鐵行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李泉越來越感覺到加快研發的緊迫性。 李泉告訴筆者,麒麟科學儀器公司目前正在尋找規模型企業合作,準備共同投資研發新產品,合作方共擔研發成本,共享研發成果,以降低投資風險。同時,高淳部分企業還瞄準海外市場,準備引進德國等國家的先進技術,開拓海外市場。在高淳區質檢部門有關負責人看來,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重振高淳金屬分析儀器行業的雄風。 編輯點評 南京麒麟科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元素分析儀器行業中唯一的集團化公司,集團的產品以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中的元素檢測為主導,在國內同行業中技術領先,贏得了諸多客戶的信任與好評。麒麟科學儀器公司瞄準海外市場,準備引進德國等國家的先進技術,開拓海外市場。希望麒麟科學儀器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掌握核心技術,重振高淳金屬分析儀器行業的雄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