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復旦實驗室爆炸思考:如何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憂

作者: 2017年03月29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3月27日晚,從上海市消防部門獲悉,當晚接到119報警稱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報后于21時35分趕赴現場救援處置,一名學生手被炸傷,消防隊接報后于23時45分處置完畢,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隱憂再次引發社會
  3月27日晚,從上海市消防部門獲悉,當晚接到119報警稱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報后于21時35分趕赴現場救援處置,一名學生手被炸傷,消防隊接報后于23時45分處置完畢,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隱憂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危險化學品生產和應用大國,危化品運輸變得愈加頻繁,相關事故率隨之上升。其中,危化品存儲環節的“黑倉庫”、運輸環節的“小散亂”以及應急救援體系的“不完善”都給行業帶來隱患。
近年來,國內高校實驗室危險事故頻發,安全狀況不容忽視。2016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大廈一間實驗室內又突然著起了火。不過幸運的是,現場無人員傷亡。2016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學園區的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一名學生受輕微擦傷,暫無教師受傷。…從這些事故中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頻發胡實驗室安全事故,在實驗過程中難免要接觸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物品,且經常使用水、氣、火、電等,潛藏著諸如爆炸、著火、中毒、灼傷、割傷、觸電等危險性事故,這些事故的發生常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如果就連術業有專攻的相關工作人員都避免不了事故的發生,那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憂呢?如何在發生緊急事故時,也能夠不慌不亂,把傷害和損失減少到最少程度?這是當前我們急需考慮的問題。
復旦實驗室爆炸思考:如何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憂
  要充分認識到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強化風險管理,力爭從源頭消除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隱患;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的安全責任制,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工作的監管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大力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各部門協調配合,切實抓好危化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目前我國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已建立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的管理體系,法律、法規、條例及國家標準各層次的規范、技術要求已十分明確。通過制定、頒布和實施《危險化學品全程實時監控法》,將危化品的生產、運輸、倉儲和銷售處于完全的監控之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化品可能造成的危害。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優勢,對危化品實施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危化品信息采集和應用體系。
  工程技術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工作場所中化學品的危害或盡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環境。工程控制有以下方法:
替代
  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是消除化學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世界各國都為之付出巨大投資。我國近幾年也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研制使用水基涂料或水基黏合劑替代有機溶劑基的涂料或黏合劑;使用水基洗滌劑替代溶劑基洗滌劑;使用三氯甲烷作脫脂劑而取代三氯乙烯;噴漆和除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代替;制油漆的顏料鉛氧化物用鋅氧化物或鈦氧化物替代;用高閃點化學品取代低閃點化學品等。
變更工藝
  雖然替代作為操作控制的首選方案很有效,但是目前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因技術和經濟方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產、使用危險化學品,這時可考慮變更工藝,如改噴涂為電涂或浸涂;改人工裝料為機械自動裝料;改干法粉碎為濕法粉碎等。
  有時也可以通過設備改造來控制危害,如氯堿廠電解食鹽過程中,生成的氯氣過去是采用篩板塔直接用水冷卻,結果現場空氣中的氯含量遠遠超過國家衛生標準,含氯廢水量也大,還造成氯氣的損失。后來大部分氯堿廠逐步改用鈦制列管式冷卻器進行間接冷卻,不僅含氯廢水量減少,而且現場的空氣污染問題也得到較好的解決。
  隔離
  隔離就是將工人與危險化學品分隔開來,是控制化學危害最徹底、最有效的措施。
最常用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化學品用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如隔離整個機器,封閉加工過程中的揚塵點,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擴散到作業環境中去。
  通風
  控制作業場所中的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通風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風,使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低于最高容許濃度。通風分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對于點式擴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風。對于面式擴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風。
  危險化學品從生產、運輸、存儲到使用等一系列環節上,都應該具有較一般物品更為嚴格的規范。加大對“倉庫”危險源識別分析力度,對某些化學品單獨儲運并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并對管理者進行相關培訓,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應細至各工作場所。涉事企業安全環境評估、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其執行與外部監督、消防職業化、完善的危化品應急處理預案……任何一個環節做好了,都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結果。希望血與淚換來的是深刻的反思與制度的完善。(來源:儀器儀表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