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綠色戰略的日益深化,人們認識到“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佳方式,也是實現材料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阻燃劑作為高分子材料安全使用的必要助劑也不例外,因此發展源于生物的阻燃劑也成了關注的焦點。然而天然的原材料往往具有許多缺點,如耐熱性差、阻燃效率低等,阻礙了其作為優秀的阻燃劑使用。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的化學改性,賦予其優良的熱分解性能,克服其作為阻燃劑存在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精細磷化工團隊根據膨脹型阻燃劑的作用機理,將核苷酸分子嵌入到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結構中,形成具有阻燃功能的微球;由于核苷酸本身的活性基團被屏蔽,耐熱性得到改善,在膨脹阻燃聚丙烯(PP)中獲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僅添加1wt%微球就可以使阻燃劑的用量減少30%以上。但是由于磷酸直接連著五碳糖,造成加工過程中極易催化炭化致使樣品變色,因此又通過將核苷酸成鹽,進一步調控了其熱分解行為,使其在加工過程中穩定,而在高溫下發揮阻燃作用。這一工作有助于推動生物基元阻燃劑的制備和應用技術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2016,121:394-402),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7,5,2375-2383);申請專利3件(CN 2015109808051, CN201611014774.5,CN201611262420.2)。此項研究得到了寧波市科技創新團隊項目的資助。
阻燃微球制備過程圖示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