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不是長久之計
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近日宣布,為應對美元升值對本國工業的沖擊,決定將包括冶金、石化等領域的100種產品的進口關稅恢復至8%~12%。去年9月,為保護本國工業,這些產品進口關稅曾被提高。在關稅上調后將近一年時間里,巴西化學品貿易逆差仍在不斷擴大,本土化工企業也為加了高額關稅的原材料價格叫苦不迭。可見,貿易保護主義損人不利己,要想使本土企業抵御外部沖擊其實還需苦練內功。
貿易保護主義有時并不能達到縮小逆差的效果。雖然去年9月巴西上調了關稅,但2012年其貿易逆差仍比上年擴大6.2%,至282億美元。此前10年間,巴西化學品貿易逆差擴大了346%。雖然今年上半年巴西化學品產量和銷售額增幅均創下了7年來的最好水平,但其貿易逆差卻進一步擴大。
貿易保護主義也不是長久之計。雖然本土企業可能會暫時嘗到甜頭,但不是所有的原料采購都在本土完成。一些需要進口的原料附加了高額關稅,將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產品提價將會影響全球競爭力。即使產品不提價,企業銷售額增長,但利潤可能不增反降。巴西本月初又下調關稅正是考慮到隨著美元對巴西雷亞爾的升值,本已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雪上加霜,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長遠看,保護本土企業、減少進口產品對行業的沖擊,關鍵是要正確引導行業苦練內功,增強硬實力。筆者認為,要想提升巴西化學工業的競爭力,縮小貿易逆差,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實施原料多樣化戰略。巴西化學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需求,而是原料。目前,大多數巴西化工產品還是以石腦油為原料。在近鄰美國面前,這讓巴西的競爭力大打折扣。因此,要抵御住以頁巖氣為原料的美國化學品的沖擊,巴西還要拓寬原料渠道。對巴西蘊藏豐富的鹽下油田的開采可能會改變其化學工業面貌。如果大規模開采,伴生的液化天然氣也將成為原料的有效補充。此外,甘蔗乙醇工業的發展也有利于乙醇產業鏈的延伸。
二是要提高行業整體水平。雖然受內需拉動,近年巴西化工行業發展迅速,但有些行業技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例如,巴西鹽下油田雖然探明儲量極其豐富,但是遲遲沒有工業化開采,原因就是關鍵技術還未突破。提高技術水平,僅靠國內研發實力可能還不夠,巴西還應該考慮吸引外資,與跨國公司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再利用。與此同時,政府也要出臺相應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研發。
三是要在重點領域加大投入。針對傳統的優勢產業,要保持或繼續擴大競爭優勢。巴西的生物乙醇產業全球矚目,使用甘蔗作為原料生產乙醇的技術獨樹一幟,在目前全球生物基化學品發展大潮中,更應進行產業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將產業鏈進一步向下延伸,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針對逆差較大的行業,如化肥行業,巴西也應加大投入。巴西是農業大國,化肥需求量大,但國內化肥生產能力卻不足。雖然巴西農業部在公開場合一再表示,將努力擴大本國化肥產量,并制訂了發展規劃,力求提高化肥自給率,但化肥對外依存度還是不斷增大。不過,可喜的是,巴西石油公司已計劃在2011~2015年投資59億美元擴產化肥業務。估計在石化巨頭引領下,巴西化肥行業自給率也將不斷提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