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科研設備,價格動輒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對于中小科技型企業來說,根本無力購買,而在南京高校院所有4000多臺科學儀器,價值40多億元,使用率并不高。
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效對接?近日從南京市科委獲悉,南京市擬籌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對高校院所等儀器擁有方進行補貼的方式,將在南京科研設施設備納入平臺開放共享,降低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成本。
南京艾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做磁敏傳感器元器件的中小科技企業。“每年我們都會做大量的產品檢測,包括材料分析、儀器儀表的基礎校量等。”公司科技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周衛琴介紹,檢測設備都比較貴,公司無力購買,即便買了設備,還要配專門的檢測人員,成本更高,現在做檢測,他們只能到處找,比較麻煩。
“南京市科委梳理發現,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儀器設備共6000多臺套,其中三分之二在南京。”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副主任翟亞貞介紹,早在2007年,南京市就通過補助儀器設備使用者的辦法支持本地中小企業利用高校院所的儀器設備,開展研發實驗、檢驗檢測等,但由于缺乏全市專門的共享平臺,企業使用這些儀器還面臨諸多困難。比如,對使用這些儀器的企業給補貼,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積極性,但對于提供服務的高校院所來說,他們的積極性如何調動?
“我們實驗室有30多套醫藥材料和環境方面的檢測設備,價值三四千萬元,主要為校內老師科研提供服務,也對社會提供測試服務,但大多是長期合作的企業。”南師大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朱欽舒說,整個中心也就三四十號人,校內的測試任務很重,如果再接社會測試,老師們就得加班,現在政府補貼的只是企業,所以老師們的積極性并不高。
據了解,南京市擬建立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將對在南京大型科研設施和儀器資源梳理登記,包括科學數據、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才等,一起納入共享平臺開放共享。同時,為激發高校院所等儀器擁有方對中小企業開放共享的積極性,將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根據高校院所科技資源開放情況、共享服務收入、用戶滿意度等進行評價考核,擇優給予獎勵性后補助,引導管理單位提高實驗人員待遇薪酬,支持管理單位對服務水平高、服務業績好的專業服務人員給予獎勵。此外,在現有補貼的基礎上,通過發放科技創新券的形式,進一步鼓勵中小微企業申請使用平臺上的檢驗檢測設備。(據中國儀表網)
(原文標題:資源共享 在寧高校院所儀器設備將向企業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