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15前夕,記者接到一位知情人的舉報稱,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昌東產業園內有一家生產冰糖、紅糖以及白砂糖的作坊,不僅生產條件極差,假冒廣西的多個糖類品牌的包裝銷往全省,并且還給多個知名的蛋糕、面包食品公司供貨,情況究竟屬不屬實?
制糖作坊
南昌市青山湖區昌東產業園內的胡家村,進入這棟裝有一道鐵門的居民樓,可以看到三層民房的一樓和院子已經被改成了兩個加工作坊,里頭正冒著白煙,幾個工人正在用簡陋的燃煤土灶熬煮白砂糖,然后將糖水倒入鐵皮桶子當中,隨后再倒入專門的鐵皮盒子用麻袋蓋著冷卻,最后,等這些糖水結晶風干后制成冰糖,分袋包裝后進行銷售。
除了冰糖,這里的負責人介紹說,他們這里還提供紅糖,負責人告訴記者,生產出來的紅糖主要用來賣給別人用來養豬,他們也稱之為土紅糖。但是記者發現,做好的土紅糖有些卻已經包裝成了南昌市鑫達冰糖廠生產的精制紅糖,然而,記者經過查詢后發現,南昌市鑫達冰糖廠既無工商登記注冊信息,也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同時,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記者在作坊當中沒有發現任何制作紅糖的原料。那么,這些紅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
作坊工人:就是做冰糖的那個剩水,做冰糖做不了的就拿來處理,熬成這個紅糖
這兩家作坊,房間狹窄、設備簡陋,生產的流程也似乎非常初級,熬冰糖的土灶雖然使用的是燃煤,但是和制作紅糖的攪拌機之間緊挨著,沒有任何的衛生防護措施。在作坊內的地上,滿是糖漬和污泥,用來裝糖水的鐵桶沾了很多糖漬且已經發黑,似乎是很久都沒洗一般,工人們在工作時也沒有任何的衛生措施,工人直言,這里生產出來的糖,他們自己都不會吃。
糖賣到哪里去了?
在這樣的生產環境當中生產出來的各類糖,究竟會送到哪里呢?經過十多天的蹲守,記者發現,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都有兩輛貨車停在這就作坊的院子內裝貨,記者經過多日跟蹤發現,他們都會把冰糖送到南昌市的洪城大市場,然后分發給小三輪車以及一些外地貨車,進行零售和批發。除了洪城大市場,這家作坊生產的各種糖,還會銷往哪里呢?
2月28日上午,作坊的負責人開著一輛紅色的電動三輪車,將十多包100斤裝的糖,送到了江西恒源科技園內的一家倉庫,沒過多久,一輛車牌為贛A5K348的廂式貨車來到了這個倉庫裝貨,記者一路跟蹤,發現這輛貨車將貨送到了位于南昌市東升大道上的江西卡拉多食品有限公司內。
恒源科技園內的倉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卡拉多食品有限公司在他們這里購買了一種名為“田原”牌的白糖。
而作坊的負責人也透露,他們在作坊內將白砂糖磨成糖粉后,送到了江西恒源科技園內的這個倉庫。
作坊負責人龔某:田原的白糖,人家要糖粉,就用那個磨米的磨子磨好給他。
3月8日上午,記者在蹲守時又發現,在糖作坊附近的一個小倉庫門口,作坊的負責人正在指揮工人給一輛車牌號為贛M56449的面包車裝貨,隨后這輛面包車開到了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區的南昌平思電子產業園內,將一袋袋100斤裝的糖送到了一家名為南昌市優涵食品有限公司的蛋糕裝飾品加工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幾家知名的蛋糕面包品牌,都是他們公司的客戶。
執法人員查處
3月13日下午,記者將南昌市青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請到了昌東工業園胡家村內的這家作坊,在實地查看了生產環境以后,執法人員直言,作坊的環境很差,而且是無證生產,是一家典型的黑作坊。
執法人員還在作坊的二樓發現了大批量的未啟用的廣西、南昌、九江等地多個品牌冰糖、紅糖、白砂糖的包裝袋,在執法人員的追問下,作坊負責人龔某說,他們是根據客戶的需要來進行包裝的。
南昌市青山湖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局長佘松濤表示,這涉嫌假冒別人的廠名廠址進行銷售。由于這家作坊還直接向一些蛋糕面包企業供貨,因此,佘松濤告訴記者,這家作坊除開要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還需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
卡拉多、雪貝爾,作為知名的以生產蛋糕、面包為主的食品企業,是否真的使用了從黑作坊流出來的產品,我們不得而知,我們也希望市場監管部門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