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017全國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工作交流會3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和北京印刷學院聯合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產業推進處處長王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北京印刷學院校長羅學科、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等嘉賓分別作了主題演講。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新聞出版廣電局,出版、報業、期刊集團,出版社,報刊社及數字出版企業的500余名代表與會。
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外微信注冊用戶已近 10 億個,公眾賬號超過 800 萬,移動客戶端8.5萬個,全國手機上網比例高達 92.5%,電商平臺移動端交易量超過 70%。過去 5 年里,我國數字出版總營收從“十二五”初期的 1377 億元增長到期末的 4400億元,年均增長 34%。而數字出版在內容構成、產業特點、發展規律、經營策略等諸多方面都與傳統出版業具有本質差別。當前大多數出版企業已經完成了對紙質內容的數字轉化,但數字產品形態單一、生產與市場需要之間差距較大、數字出版收入在出版單位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投入與產出較低等問題仍較明顯。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出版首次列入“十三五”規劃,今年將是數字出版快速發展之年。在此背景下,2017 全國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工作交流會如期舉行。
會上,魏玉山以知識付費浪潮下的數字出版新機遇為題作了主題報告。他表示,免費是互聯網行業一大特點,盡管免費仍然是當下各大平臺主流模式,但過去一年付費社區、音頻問答、在線課程等知識付費產品表現很搶眼,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也開啟了打賞模式,互聯網內容付費風潮正悄然開始。那么,數字出版單位如何在這個浪潮中把握機遇,迎來發展?他認為,一要樹立精品意識。發揚工匠精神,用匠人、藝人的方式創造知識,設計知識產品、知識服務的類型,打造精品內容,保證收益的可持續性。二要加強版權保護。實現數字內容的在線注冊、在線認定、在線追蹤等保護機制。三要提高運營能力。加強IP意識和品牌意識,建立專業化的知識產品服務體系,提升內容的運作能力和產品的運營能力。
王強介紹了總局數字出版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他強調,2017年數字出版的首要工作、核心工作就是迎接十九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包含深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廣全民數字閱讀、構建公共服務體系、搭好交流展示平臺、開展專題業務培訓、啟動重大工程項目六個方面。其中深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包括聯合財政部印發《關于深化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發布《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制度保障體系》,開展轉型示范動態評估。推廣全民數字閱讀包括辦好2017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發布《2016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評選優秀數字閱讀活動,推介優秀數字閱讀讀物。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做好年度援疆援藏活動,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少數民族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化項目,促進數字出版產品更多進入公共文化場所。搭好交流展示平臺包括辦好深圳文博會數字出版交易展示會,舉辦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高端論壇,指導舉辦2017數字出版博覽會。開展專題業務培訓包括組織舉辦報刊數字化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班和數字出版專題培訓班。啟動重大工程項目包括啟動實施“數字出版千人培養計劃”,培養對象分為數字出版高端人才和專門人才,同時啟動實施“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出版促進工程”,提升少數民族文化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化生產、傳播、運營和服務能力。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少兒出版同樣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李學謙提出,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特別需要強調以服務倒逼出版。一是要牢固樹立以孩子為中心的出版工作導向。二是要增強大局觀念。三是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四是加快由產品供應向服務供應的轉型。五是加快與新技術的融合。
另外,國際知名出版企業在會上介紹了歐美企業數字化發展實況,我國出版單位負責人和數字出版一線專家團隊還就數字出版的融合、轉型、發展進行了交流磋商。
標簽:
相關資訊